脊源性疾病

作品数:22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韦以宗潘东华孙永章杨晓琳陈云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光明骨伤医院北京以宗整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华中医药杂志》《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药》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筋骨并重及经络学说浅谈脊源性疾病手法诊疗
《中国乡村医药》2024年第22期71-73,共3页史英杰 王庆来 
脊源性疾病从广义上讲是由于椎体、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变,椎体关节错位,生理曲度改变,造成脊柱力学稳态失衡,局部气血循行不畅,筋骨失衡,经络不通,引起颈腰背痛、麻木、运动障碍等外科症状[1];脊神经、自主神经受到卡压刺...
关键词:脊源性疾病 筋骨并重 经络学说 手法诊疗 
“元气、督脉、脊柱轴”与治脊八法被引量:2
《浙江中医杂志》2024年第7期565-569,共5页张居适 孟延丰 胡松峰 
基于越医名家张景岳“中兴论”和“命门学说”,传承天元经络调理术及《伤科秘诀》临证经验,创新提出“元气、督脉、脊柱轴”学说与治脊八法,并应用于脊柱疾病和脊源性疾病的诊治,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脊柱疾病 脊源性疾病 张景岳 伤科秘诀 传承与创新 
脊椎法的内涵及古今应用概况被引量:1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422-425,共4页曹星星 黄灵慧 葛晟 吴家昊 孟兆祥 
苏北人民医院科研基金项目(SBKY21020)。
[目的]研究脊椎法的内核以及古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古代医家论著的梳理,分析脊椎法的含义及与经脉腧穴的渊源,总结古今医家诊治脊柱及脊旁疾病的经验,探讨脊柱段阳性反应点诊疗法的价值。[结果]脊椎法是对脊柱段进行诊察的方法,源...
关键词:脊椎法 督脉 夹脊穴 背俞穴 阳性反应点 脊源性疾病 
松、正、紧三法治疗脊源性疾病被引量:7
《中医学报》2021年第10期2074-2076,共3页叶勇 罗容 丁俊洋 申韬 谢雨龙 邓剑平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重点课题项目(201907);湖南省发改委创新研发项目[(2019)127];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项目(2017RS 305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石学敏)开放基金项目重点课题项目(2018YS ZJJ01)。
“松”即“松解”“拉伸”之意;“正”即“复位”“纠正”之意;“紧”即“协调”“紧凑”之意。“松、正、紧”理念不仅强调对脊柱软组织高张力、脊柱小关节紊乱等结构变化的干预,还强调患者自我脊柱及肌群功能的锻炼,有效地发挥了针具...
关键词:脊源性疾病 针刺 推拿 康复锻炼 “松”法 “正”法 “紧”法 筋骨失衡 
张朝纯教授中医整脊疗法适应证浅谈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1年第4期82-84,共3页屈留新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2016-WSN-004);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YB201851)。
中医整脊疗法治疗脊柱及相关性疾病疗效肯定,张朝纯教授在临床中不断探索和总结,认为中医整脊疗法对各个脊柱节段的适应证就是不同脊椎节段的脊神经受刺激或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椎体或椎间盘移位致血管受压的临床表现和同一脊椎节段脊神...
关键词:中医整脊 脊源性疾病 学术经验 学术传承 
推拿治疗局限性皮肤瘙痒的临床心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年第4期130-131,共2页谭燚飞 
皮肤瘙痒是临床发病率极高的一个症状,其发病涉及众多系统,然而其发病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导致临床疗效不佳。实践证实,一部分皮肤瘙痒的患者与脊柱功能失调有关,推拿作为中医传统技术,对于调整脊柱关节位置,改善脊柱力学平衡有非常明...
关键词:推拿 脊源性疾病 局限性皮肤瘙痒 
基于脊柱及脊源性疾病探讨中医整脊疗法被引量:9
《中医临床研究》2019年第35期20-22,共3页袁威起 黄俊卿 张景伟 梁新 
近年来脊柱及脊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性眩晕、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大多数病例可以采用系统的保守治疗方案来缓解甚至治愈。而整脊疗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不仅临床疗效可观,而且...
关键词:脊柱 脊源性疾病 探讨 中医整脊疗法 
向开维运用微火针配合负罐运动疗法治疗脊源性疾病临床体会被引量:1
《亚太传统医药》2018年第3期142-143,共2页孙珺 向开维 范宏元 赵婧 
介绍向开维教授使用微火针配合负罐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退行性脊柱炎的病案,分析其作用机理,为患者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且易于接受的疗法,便于该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 退行性脊柱炎 微火针 负罐 运动疗法 
太极手法、拉伸牵引、旋转复位三步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临床观察被引量:1
《中国民间疗法》2015年第11期20-21,共2页朱毅 
神经根性颈椎病占颈椎病发病率的60%,属中医"项痹""痹证"。由于颈椎的特殊解剖部位,椎间孔分出的神经支配着重要的内脏组织、器官,若颈部肌群屈曲或上臂抬举等外力长期作用,关节囊、韧带等局部组织紧张、水肿、变性、痉挛、粘连、...
关键词:神经根性颈椎病 脊源性疾病 三步法 偏心性 肌群 关节囊 临床观察 神经根管 脊柱手术 颈椎牵引 
向心轻手法、牵引并定点旋转复位治疗颈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症86例被引量:1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年第2期29-31,共3页朱毅 
目的:观察脊源性疾病颈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症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颈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螺旋偏心运动牵张力损伤原理指导,运用向心轻手法、牵引并定点旋转复位法,指导患者后期功能锻炼。结果:参照《中华人民...
关键词:脊源性疾病 颈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症 向心轻手法 牵引 定点旋转复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