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利益

作品数:1236被引量:47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贾康王长江刘东杰刘亮郑永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商周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尽快形成改革新利益被引量:1
《商周刊》2014年第1期20-20,共1页周其仁 
改革除了触动现有的既得利益,还要尽可能快地形成与改革一致的新利益。这个新利益的力量越大,改革就越难逆转。
关键词:既得利益 革新 改革 
中国经济的伪周期
《商周刊》2013年第4期18-18,共1页陶冬 
结构性改革必然困难,并触动既得利益。但是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各国政府的政策多不得要领之时,如果我们能够突破体制瓶颈,率先改革的话,这将是民族复兴的一次罕见机遇。
关键词:中国经济 结构性改革 周期 既得利益 全球经济 体制瓶颈 民族复兴 低迷 
改革需要突破利益“雷区”
《商周刊》2011年第15期24-25,共2页
如果说改革之初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的改革,要突破的则是利益"雷区"。能否革除那些久改不革的积弊,推动那些久推不转的工作,关键在于敢不敢触动既得利益。
关键词:既得利益 改革 雷区 
外资告别“头等舱”
《商周刊》2010年第26期31-31,共1页房兆灿 
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外资再不能"吝啬投入最新技术或研发",而更需要依靠自身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和改进。近期《新周刊》策划了一组专题,名字"做一个怎样的既得利益者"。在公平和正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当下,这个话...
关键词:内外资企业 超国民待遇 既得利益 中国经济 头等 中国开放 研发 中国公民 外资零售企业 技术 
道德良心比学术更重要
《商周刊》2010年第21期95-95,共1页王溱 
肖传国跳出来雇凶,也许只是一个信号。这不仅反映的是个别知识分子的道德缺失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也反映出当前学术界的混乱、尴尬与可怕,更反映出个别中青年知识分子置法律而不顾,为了既得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的极端行为。
关键词:中青年知识分子 道德缺失 职业道德 良心 极端行为 学术成果 学术界 既得利益 雇凶 法律 
深圳下一步
《商周刊》2010年第19期24-24,共1页
深圳而立之年,恰逢中国再到转型当口。在下一个30年间,深圳能否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再成范本,为中国未来30年,再辟新径?已经功成名就的深圳,如何冲破既得利益的强大阻力,超越自我,再一次充当探索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先锋?这无疑是...
关键词:深圳经济特区 中国政治 社会变革 超越自我 中国未来 既得利益 节点 新中国 范本 挑战 
我所能做的是呐喊
《商周刊》2010年第13期26-27,共2页吴敬琏 
体制改革涉及既得利益问题,会有很大障碍。但政府要有政治远见,为了长治久安,要牺牲关联队伍中的某些既得利益。公民要去推动改革、去监督政府。
关键词:体制改革 推动改革 既得利益 长治久安 出口导向型 监督政府 政治远见 市场经济 政府主导 经济学家 
雨天越长,晴天越近
《商周刊》2008年第6期89-89,共1页陈淑真 
"上帝欲让其灭亡,一定先让其疯狂",当开发商等既得利益方赚得盆满钵满时,更多的业内人士和购房者已经看到了希望。或许,这才是2008年最具感染力的希望。不管拐点出现的几率是真是假、利弊与否,都不能否认2008年将是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走...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 开发商 房地产中介 拐点 购房者 既得利益 外销房 感染力 所有人 利弊 
商业为何总被电价“歧视”被引量:1
《商周刊》2007年第28期46-46,共1页孙玉敏 
最近跟一个商业企业老板聊天,无意中得知,他正为商场的电价头疼。据他说,目前电价已成为他们企业除工资外的第二大成本。商业用电究竟高到什么程度?一位电工告诉记者,青岛地区从2002年开始实行"峰谷电价"(每天早8-11时和晚间18-23时为高...
关键词:商业企业 峰谷电价 歧视 照明用电 节能降耗 电力供应 用电量 大型工业企业 巨头 既得利益 
论“3·15”的倒掉
《商周刊》2006年第16期3-3,共1页张韶天 
市场经济强调公平竞争、诚信交易。我们往往过于关注既得利益的分配均匀,却忽略了利益诞生源头的机会公平。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被某些丧德者乘职务之便滥用,伤害的绝不仅仅只是市场。有形的价值差额易补,无形的民心向背难复。政府的公...
关键词:公共权力 市场经济 政府公信力 公平竞争 公共资源 民心向背 既得利益 诚信 交易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