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作品数:33被引量: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浦介麟姚焰楚建民张澍刘文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北京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临床荟萃》《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PKP2基因变异相关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双心室累及1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5年第2期183-186,共4页黄铭江 韩瑞娟 彭俊 曾宪钦 
深圳市龙岗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以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其病理特征包括心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右心室扩大、室壁变薄,以及形成室壁瘤,亦可累及左心室。ARVC的致病机制主要为编码桥粒蛋白的基因突...
关键词: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桥粒斑菲素蛋白2基因 诊断 治疗 
心电图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病变程度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8期734-738,共5页赵英杰 贾玉和 关立克 韦伟 王靖 毛克修 陈旭华 刘萧燕 张澍 楚建民 
目的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病变程度与心电图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61例已确诊的ARVC患者,根据心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将其按病变侵犯部位分为右心室局部病变组、右心室弥漫病变组、双心室病变组...
关键词: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心电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诊治进展被引量: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6期574-576,共3页马建新 许玉韵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可致猝死的器质性心脏病.多年来,ARVC被误认为是心肌发育不良而被称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器质性心脏病 世界卫生组织 室壁瘤形成 诊治 原发性心肌病 美国心脏协会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Epsilon波的检出率被引量:8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年第5期413-416,共4页王静 杨兵 陈明龙 单其俊 邹建刚 陈椿 张凤祥 侯晓峰 陈红武 居维竹 陈凯 曹克将 
973前期预研专项基金资助(2008CB517303)
目的探讨不同体表心电图记录方法对国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 t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患者Epsilon波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共入选ARVC患者32例,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18-70(42.3±13.3)岁。于安...
关键词: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心电描记术 EPSILON波 
3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浦介麟 王洪涛 刘同库 马克娟 李宁 姚焰 楚建民 方丕华 马坚 华伟 张澍 王方正 
目的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作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根据1994年欧洲心脏病协会的诊断标准选择确诊 ARVC 患者31例,分析临床表现、心电学特征及治疗方式,随访疗效。结果 31例中男性27例,女性4例,首次确诊年龄为19~58(34.7±9.4...
关键词: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心电描记术 导管消融术 除颤器 植入型 
非接触心内膜球囊标测系统指导瘢痕相关性室性心动过速标测和消融被引量: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第1期33-37,共5页朱莉 曹克将 单其俊 邹建刚 陈明龙 杨兵 陈椿 李文奇 
江苏省政府重点资助课题 (BJ980 84 )
目的 运用非接触心内膜球囊标测系统 (EnSite30 0 0系统 )对瘢痕相关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进行心内膜标测 ,探讨瘢痕相关性室速的电生理机制、标测和消融。方法 运用非开胸法建立心肌梗死后持续性单形性室速猪模型 4只 ;同时选取致...
关键词: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导管消融术 心肌梗塞 心内膜标测 非接触心内膜球囊标测系统 瘢痕相关性室性心力过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