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复极时间

作品数:19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丁芳刘莹朴晶燕曲秀芬李东野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基层医学论坛》《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江苏医药》《中国急救医学》更多>>
相关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室复极时间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8年第2期175-177,共3页王彬浩 夏云龙 储慧民 
心室复极时间延长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目前QT间期是评价心室复极时间最常用的无创性指标.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可通过改变心室除极顺序而导致心室除极时间(QRS时限)延长,从...
关键词:心室复极时间 左束支传导阻滞 QT间期延长 QRS时限延长 心室除极顺序 恶性心律失常 独立预测因子 LBBB 
抗菌药所致获得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18期2294-2294,2328,共2页隋锡武 夏云龙 
一些非心脏病药物能够延长心室复极时间(心电图为QT间期延长),即获得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后者可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速),尤其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间的药代动力学发生相互干扰时出现。这些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
关键词:QT间期延长综合征 抗菌药物 获得性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病药物 尖端扭转型室速 H1受体拮抗剂 心室复极时间 
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24小时QT变异度分析被引量:1
《新疆医学》2008年第8期33-35,共3页时新艳 赵晓东 刘唏 
关键词:高血压病左室肥厚 QT变异度 左心室肥厚 心室复极异常 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高血压病患者 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低血钾患者心室复极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08年第5期434-434,共1页郭艳松 
关键词:心室复极时间 低血钾患者 时间测定 临床意义 QT间期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对QT离散度的影响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年第4期318-319,共2页胡正清 汪玉宝 徐广 邓天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AMI) QT离散度 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再通 治疗后 心室复极时间 体表心电图 QT间期 治疗前后 冠脉再通 
健康人与冠心病人心室复极时间的昼夜节律对比研究被引量:1
《心电学杂志》2006年第2期74-76,95,共4页丁芳 鲁端 何红 赵林水 
目的探讨冠心病和冠心病高危因素对心室复极时间及其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观察冠心病、冠心病高危因素病人、健康人的心室复极时间昼夜分布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均显示J-T间期呈夜长昼短,午后稍回升的节律,经心率校正后,这种...
关键词:心室复极时间 昼夜节律 健康人 冠心病人 
QT离散度预测AMI患者发生室颤的价值被引量:1
《山东医药》2005年第26期59-59,共1页董晓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AMI) QT离散度 预测价值 患者 室颤 心室复极时间 体表心电图 缺血性猝死 主要死因 
QRS波群增宽时心室复极时间的判断及JT间期的正确校正被引量:1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年第3期190-192,共3页张延斌 李东野 
目的探讨QRS波群增宽时心室复极时间的判断方法及如何对JT间期进行校正。方法测量计算了26例预激综合征和87例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QRS波群时间和QT、JT间期,应用Bazett公式对QT间期进行校正,应用两种不同的公式对JT间期进行校正比...
关键词:心室复极 QRS波群 QT间期 对照组 校正 患者 预激综合征 右束支传导阻滞 观察 延长 
健康人58例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分析
《职业与健康》2004年第8期114-115,共2页赵欣莉 
关键词:健康人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 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正常人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10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2年第2期65-68,共4页曲秀芬 刘莹 黄永麟 纪树彦 苏雅芬 朴晶燕 高冠宇 张卓琦 杜晓东 
目的 使用频谱分析逐搏R波与T波间期 (RT)的变异性来研究正常人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RDV)。方法 正常人 30例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 ,通过计算机软件使用频谱技术同步分析RDV及心率变异性 (HRV)。结果  (1)高频...
关键词: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 正常人 动态心电图 自主神经调节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