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

作品数:1684被引量:2899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俊民李均明陈伟朱红林邬文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书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论书表》蠡测汉魏六朝的书写载体
《中国书法》2025年第4期188-190,共3页陆霞 
关于纸张的普及时间,历来备受争议。本文从书法理论著作虞龢《论书表》记载纸张的使用情况出发,结合历代书法理论著作中论及的书写载体得出,东汉末年纸张已经普及。汉魏六朝主要的书写载体有简牍、缣素和纸张。
关键词:纸张 简牍 缣素 
南京出土六朝简牍墨书及其书史价值
《中国书法》2025年第4期56-59,61-67,1,共12页徐亮 张溶曼 
南京城南六朝简牍出土于皇册家园与颜料坊两处遗址,类型多样,诸体皆备,是目前南京地区发现最为集中的简牍墨书遗存。通过对简牍墨书的书体考察,并与同时期郴州吴简、西晋简楷书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可知南京六朝简中楷书风格更加多样,稚嫩...
关键词:六朝 南京 郴州 简牍 书体 
南京出土六朝简牍隶书选
《中国书法》2025年第4期56-58,共3页
南京出土六朝简牍楷书选
《中国书法》2025年第4期59-65,共7页
南京出土六朝简牍行书选
《中国书法》2025年第4期66-67,F0002,共3页
刘涛《魏晋新书风》读后——以材料和空间重构魏晋书法史
《中国书法》2025年第3期207-207,共1页苏钰迪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演变过程中极为特殊的时期。书体上承秦汉篆、隶书风,同时草、行、楷书在此期间臻于成熟,并且诞育出“二王”的书法革新。自此,中国书法再无新书体创生,后世书家皆在这五体框架内求变。刘涛的新作《魏晋新书风——简...
关键词:二王 字帖 书法革新 简牍 魏晋书法史 空间重构 
竹木简牍
《中国书法》2025年第2期148-148,共1页
以竹木制作的简牍作为书写载体盛行千余年,史籍记载古代发现简牍有三次,分别发生在西晋的汲郡、南齐的襄阳和北宋的陕右,宋人曾将永初二年《讨羌檄》刻入法帖,原物皆朽坏不存。自二十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在西北地区盗掘发现大批汉晋简牍,...
关键词:重大考古发现 简牍 永初 史籍记载 西北地区 整理和研究 
楷书的萌芽与流变——以汉晋简牍、纸文书为中心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24年第12期172-185,209,210,共16页蔡副全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北边塞汉晋简牍、纸文书书法风格与流变研究”(22EF206);“中国历史研究院‘绝学’学科扶持计划”(2024JXZ005)阶段性成果。
卫恒《四体书势》记载:“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对此争议颇多。出土简牍表明,楷书滥觞于汉宣帝神爵年间。新莽至建武初年,书写的自由性,为楷书滋生提供了土壤。章、和之际,隶书波磔逐渐减弱,结字、运笔趋向简明。安、顺时期,楷书笔法已...
关键词:楷书 真书 萌芽 流变 王次仲 简牍 
全国简帛书法名家名作展集评
《中国书法》2024年第11期164-169,共6页姜寿田 叶鹏飞 吕金光 杨勇 
姜寿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当代汉简创作进入到一个创作自觉阶段。这或许与当代汉简创作观念积淀到一个相对成熟阶段,加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秦汉简牍出土发现增多的双重因素影响有关。
关键词:汉简 名家名作 秦汉简牍 双重因素 创作观念 自觉阶段 成熟阶段 
敦煌行书写本流变刍议
《中国书法》2023年第12期190-192,共3页曹恩东 
敦煌行书写本流变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不同时期虽各有侧重和交织,但都在佛教文化与书法自律发展主线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书法技巧和审美趣尚。本文通过考察不同时期的敦煌行书写本,爬梳敦煌行书的整体流变风貌和书写特征。
关键词:行书写本 简牍意味 解散楷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