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

作品数:1526被引量:35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邵炳军张俊之杨雪钰马健中夏小双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阳山之贬与官场浮沉:再探韩愈人生中的最大谜团
《杜甫研究学刊》2025年第2期86-101,共16页谷曙光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海内外杜甫影像、杜诗诗意图的文献考订与综合研究”(23XNL005)阶段性成果。
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三十六岁的韩愈被贬阳山。此事乃韩愈人生中的一大挫折,亦为最大谜团。盖韩愈本人当时即如堕云雾,百思不解。后来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及学者的解说,更颇不相同。通过韩愈诗文的多处内证,再参酌他人诗文...
关键词:韩愈 阳山之贬 官场 “二王刘柳” 
刘宋御府的“二王”书迹
《读书》2025年第3期80-80,共1页刘涛 
皇家搜藏前代名家书迹,始于南朝刘宋。宋明帝时,诏令中书侍郎虞龢等人科简书法藏品,“除猥录美”,重新整理装治,“供御赏玩”。虞龢《论书表》记载:御府所录前代名迹,有张芝缣素及纸书四八二五字,张昶缣素及纸书四〇七〇字,钟繇纸书六...
关键词:书迹 张芝 索靖 钟繇 论书 中书侍郎 宋明帝 纸书 
王献之“戏学”之迹
《读书》2025年第2期165-165,共1页刘涛 
刘宋明帝时,虞龢奉诏科简御府所藏名家书迹,重点是数量最多的“二王”之迹。虞龢《论书表》说,重新装治的“二王”卷帙,按“纸书”“缣素书”“扇书”分类,但未注明书体,想必不外草、行、楷三体书迹。唯有“纸书飞白章草二帙十五卷”点...
关键词:论书 书迹 章草 虞龢 书体 宋明帝 王献之 二王 
白蕉尺牍选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4年第12期34-41,共8页
“二王”一路行书经李唐后,为历代书家推重,从习者灿若繁星。然所多者,是依“二王”出已意,故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之说,各朝名家,见一字而窥其习性。自明末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王铎诸家出,强烈个性薰及,习书...
关键词:灿若繁星 黄道周 倪元璐 张瑞图 白蕉 二王 
试议“新文人书法”与中国书坛审美流变
《书法》2024年第12期108-112,共5页罗亚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书坛异彩纷呈的时代,当代书法开始进入到真正的繁荣期。这一时期不仅有多种书风的流变,更有流变之下各种创作主张的论辩与阐释,“新文人书法”即是其一,或者说在其中显得不那么起眼,于当时乃至现在看来,似乎都是...
关键词:新文人书法 新帖学 二王书风 正大气象 
论书百韵笺略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4年第10期36-37,共2页黄修珠 
论王铎书,笔走龙蛇似引绳[1],前王法乳苦无凭。[2]是谁醉里涂屏障,误作曹家落墨蝇![3]注:[1]“二王”用笔风采飘然,婉转如带;王铎书缠联不绝,牵挚若绳,此为别。[2]指“二王”。东人有谓“后王胜前王”[3]裴松之《三国志·吴录》载:“曹...
关键词:王铎 曹不兴 二王 笔走龙蛇 三国志 裴松之 
二王比宝
《快乐语文》2024年第29期33-33,共1页卢燕娣 
一次,魏惠王与齐威王一起在郊野打猎,休息的时候,便天南海北闲聊起来。魏惠王问齐威王:“你们齐国有什么奇珍异宝吗?”齐威王答道:“没有。”魏惠王带着几分夸耀的口气说:“我们魏国不算太大,尚且有10枚大宝珠。这些宝珠晶莹滑润,玲珑剔...
关键词:魏惠王 魏国 国宝 遗憾 
从书法的知识考石到金针度人——由《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谈起
《荣宝斋》2024年第9期134-139,共6页陈杞阳 
成文于一九六三年的《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是沈尹默书法创作研究的扛鼎之作。六十一甲子,再读其文,其中看似平常实则重要的韬略和观点,特别是对“二王”法书的技法谱系源流考、以及真伪、得失的分析,对当下书法精英...
关键词:沈尹默 王字 民国书法 贴学 
上海图书馆藏朱大韶《实事求是之斋丛著》稿本述略
《图书馆杂志》2024年第7期119-126,共8页陆骏元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项目编号:GZB20230660)。
上海图书馆藏《实事求是之斋经义丛著》30册稿本,是清儒朱大韶论著的主体,分为“经字考”“讲义”“经说”“经义”“古文”五大部分,并以8卷本誊清稿《实事求是之斋经义》为核心。“古文”以外的经学诸稿本均是《经义》的各层次修订稿...
关键词:朱大韶 《实事求是之斋丛著》 稿本 《实事求是之斋经义》 高邮二王后学 
二王杂帖校记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39-92,共54页张俊之 钟蕾 
王羲之、王献之的杂帖是东晋书札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历史诸方面的宝贵资料。然而,要读懂二王杂帖绝非易事,一方面是语言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在历经多次摹刻、传抄之后,今本早非其本来面目。本文在参考多种录文和丛帖的基础...
关键词:王羲之 王献之 杂帖 校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