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书风

作品数:41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伍宝娟肖湘唐波叶俊曾翔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四川传媒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书法赏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东岳论丛》《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议“新文人书法”与中国书坛审美流变
《书法》2024年第12期108-112,共5页罗亚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书坛异彩纷呈的时代,当代书法开始进入到真正的繁荣期。这一时期不仅有多种书风的流变,更有流变之下各种创作主张的论辩与阐释,“新文人书法”即是其一,或者说在其中显得不那么起眼,于当时乃至现在看来,似乎都是...
关键词:新文人书法 新帖学 二王书风 正大气象 
郴州晋简书迹形态探析——兼谈民间书写向东晋“二王”书风衍变的审美自觉
《中国书画》2024年第6期58-80,共23页柳悦霄 
2003年,郴州市出土一批西晋简牍,其上有西晋惠帝“太安”(302—303)与“永康”(300)年号,主要内容涉及政治机构设置、郡县治理、地理交通、人口与赋税、土地与物产、祭祀礼仪与农神习俗等方面,是西晋惠帝时期桂阳郡的官府文书档案[1]。...
关键词:晋惠帝 桂阳郡 文书档案 祭祀礼仪 书写者 书写方式 
初唐四家对“二王”书风的重塑
《书法赏评》2024年第2期16-18,共3页范文名 
初唐时期,统治者推崇王羲之书法,“崇王”书风盛行。作为初唐书风代表的“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的书法取法于“二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在“二王”书法风格与审美思想的影响之下,融合大唐时代新风,形...
关键词:初唐四家 唐代书法 “二王”书风 
浅析白蕉书法艺术的形成原因和特色
《书画世界》2023年第8期81-82,共2页刘梓佳 
白蕉的书法笔法精到,气息醇正,无论具体点画,还是整体布局,都显现出深厚的功力和精湛的技巧,为近现代王体书风的典范。他坚守帖学之道,对“二王”书风有独到的理解及不懈的追求,始以欧阳询、虞世南为阶梯,初探晋风笔法,其后直接师法“...
关键词:“二王”书风 自成一体 淡雅 
《书谱》“古质今妍”书风分野——以“二王”书风为中心
《书法》2023年第3期99-101,共3页周鸿鹏 
“古质今妍”的理论依据源于虞龢,兴盛于孙过庭,其书风滥觞于钟、卫,“二王”进一步将其推向成熟,这种书风的形成有赖于思想、社会环境、书体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古质”“今妍”是相互感通、互相涵摄的关系,是内在的统一。我们应秉...
关键词:二王 书谱 古质今妍 
李密书风源流探析
《书法赏评》2022年第6期64-67,共4页林圳杰 
闽地书家李宓现存书法以楷书、行书为主,均以石刻的形式留存。其书法上溯魏晋二王之法,承二王之风。在晚明书风笼罩之下,仍以二王之法立足,李宓所承二王之风在闽地的影响。本文从其楷书和行书的书风研究看其书法源流。并从书法批评的角...
关键词:李宓 书法 二王书风 书法批评 
怀素狂草及其对日本书风的影响
《中国书法》2022年第8期169-171,共3页李双阳 
唐代草书在张旭、怀素阶段进入狂草时期,"颠张醉素"也成为唐代草书的代名词。怀素作为唐代"二王书风"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日本书道也影响深远,尤其是"三笔三迹"直接继承了怀素狂草。
关键词:怀素 二王书风 三笔三迹 中日书法 
欧阳询行书承传“二王”书风考论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2022年第4期71-77,共7页刘瑞鹏 
本文以欧阳询行书承传“二王”书风为主线,对唐张怀罐所谓欧氏行书“出于大令”提出质疑,并且指出欧氏前期行书出自王献之,后期行书则出自王羲之,通过纵向考察及横向比较来论证欧氏行书承传“二王”而非独“出于大令”。
关键词:欧阳询 行书 “二王” 书风 
龙门石窟之“二王书风”管窥——以《大唐内侍省功德碑》为中心
《中国书法》2022年第8期201-208,F0003,共9页刘灿辉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河洛书法资源提升河南文化形象的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240041231。
以《龙门二十品》等著名碑刻而闻名中外的碑学重镇龙门石窟,亦不乏帖学书刻佳作,位于奉先寺的摩崖书刻《大唐内侍省功德之碑》,即是典型的“二王”行书书风。其书刻体现了唐代“二王”书风在龙门石窟的影响与融合。经考证其书写者为书...
关键词:龙门石窟 大唐内侍省功德碑 高力士 御书手 崔庭玉 
欧阳询行书承传『二王』书风考论被引量:2
《中国书法》2022年第1期70-71,73-75,77,共6页刘瑞鹏 
本文以欧阳询行书承传『二王』书风为主线,对唐张怀瓘所谓欧氏行书『出于大令』提出质疑,并且指出欧氏前期行书出自王献之,后期行书则出自王羲之,通过纵向考察及横向比较来论证欧氏行书承传『二王』而非独『出于大令』。
关键词:欧阳询 行书 『二王』 书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