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

作品数:4605被引量:7459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春盛马青变张茂廖晓星王立祥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效果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2025年第15期1898-1902,共5页黄晓韩 朱铁英 彭楠 高恒波 田英平 姚冬奇 
背景临床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条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行PCI难度大,而心肺复苏(CPR)是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AMI心脏骤停患者是否需要溶栓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AMI心脏骤停患者CPR后...
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术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临床研究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在心脏骤停合并急性肾损伤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心电与循环》2025年第2期149-153,158,共6页章凯 徐鑫 钟磊 闵婕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3KY314);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GY20)。
目的探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比值(LAR)在心脏骤停合并急性肾损伤(AKI)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2.0中2008至2019年首次入住ICU的心脏骤停合并AKI患者417例,根据入院...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 心脏骤停 急性肾损伤 预后 
人工智能技术在院外心脏骤停救治中的应用
《浙江医学》2025年第8期785-790,共6页李茜 韩楠楠 殷然 欧英炜 
院外心脏骤停(OHCA)是致死率极高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平均存活率仅7.6%。缩短救治延迟引发的不可逆性脑损伤与改善不良预后是OHCA患者救治的关键。人工智能(AI)技术凭借高效数据处理能力与智能化决策优势,在OHCA的早期预警、实时识别及...
关键词:院外心脏骤停 人工智能技术 预警 心肺复苏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疗效比较: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协和医学杂志》2025年第2期406-415,共10页李直懋 王丹頔 张挺 梅琦敏 刘业成 朱华栋 
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2022-PUMCH-B-110);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3-I2M-C&T-B-025)。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1日,纳入比较利多卡因、胺碘酮或安慰剂治疗心脏骤停过程中心律失常(顽固性无脉...
关键词:利多卡因 胺碘酮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META分析 
“成救心生・社会救援圈”:让生命“救”乃在身边
《天津支部生活》2025年第7期22-24,共3页李圆圆 宋文钰 
在众多疾病当中,心脏骤停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一旦发病可能迅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则是导致心脏骤停的第一原因。而如果能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5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和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患者的存活率将大大提高。“成救...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多部门协作 社会捐赠 自动体外除颤器 应急体系建设 科普培训 
基于乌斯坦因模式分析民用运输机场心脏骤停复苏影响因素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5年第3期322-324,共3页白艳兴 
目的基于乌斯坦因模式,分析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为机场急救总结科学、合理的急救措施和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21年1月—2024年1月共15例心脏骤停病例,自主循环恢复(ROSC)恢复5例(33.33%),存活出院3例(20.00%)。...
关键词:乌斯坦因 复苏成功率 机场急救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5年第3期447-454,共8页周法庭 马渝 赵金川 熊丽 何杨俊 沈一鸣 罗杰 朱晓丹 艾山木 
重庆市科技局联合重点项目(2024ZDXM024);急诊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KFKT03);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4NSCQ-MSX0873);重庆市卫健委科研资助项目(2024WSJK025)。
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最终引起患者死亡。据报道欧美成年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发病率为0.3%~0.9%,...
关键词:心脏泵血功能 动脉搏动 心肺复苏后 自主循环 心脏骤停 昏迷患者 患者发病率 IHC 
“公众启动除颤”项目公众障碍因素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5年第3期396-400,共5页马瑜婷 佟爽 李爽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年科研课题(20224Y0102);2022年上海市高峰学科子课题深蓝护理科研“筑原”人才计划项目(2022KYZ03);海军军医大学校级基础医学研究青年启动基金课题(2021QN16);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医学院)开放基金课题(KLET-202105)。
公众启动除颤(PAD)项目推动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公共场所的配置,有效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但AED利用率一直处于低位,公众障碍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对PAD项目中的公众障碍因素及干预策略进行综述...
关键词:公众启动除颤 障碍因素 公众 自动体外除颤器 院外心脏骤停 
自动心肺复苏仪联合ECPR标准流程护理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蛇志》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柳雅玲 蔡海燕 
目的观察自动心肺复苏仪联合体外心肺复苏(ECPR)标准流程护理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急诊抢救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
关键词:自动心肺复苏仪 体外心肺复苏标准流程护理 急诊心脏骤停 抢救 
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短期死亡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临床急诊杂志》2025年第3期175-182,共8页李雪昕 闫圣涛 
中日友好医院高水平医院临床业务费专项临床研究项目(No:2022-NHLHCRF-YS-03)。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入院时临床指标对短期死亡率及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作用,为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月—2024年9月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的47例心脏骤停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
关键词:心脏骤停 自主循环恢复 短期死亡率 神经功能评价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