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小说

作品数:71被引量:6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烨陈红旗杨晶黄静孙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嘉应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资助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蒋光慈小说的“革命”表现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78-82,共5页郭雨静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对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文艺理论的理解存在片面性,这在一些早期无产阶级小说中尤为明显,蒋光慈的作品就是典型。由于蒋光慈缺乏实际斗争经验,他的作品在再现与表现之间矛盾重...
关键词:蒋光慈 革命小说 再现 表现 
亚东图书馆革命小说的出版策略
《出版发行研究》2023年第9期98-103,97,共7页满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蒋光慈年谱长编”(项目编号:20BZW181)的阶段性成果。
大革命前后,面临发展瓶颈的亚东图书馆调整方向,出版了蒋光慈、钱杏邨、戴平万、洪灵菲、杨邨人、祝秀侠等太阳社、创造社成员的革命小说11部。大革命时期,亚东图书馆出版的革命小说与出版机构自身的经营相得益彰,获得了出版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亚东图书馆 革命小说 出版策略 
革命小说《风雨桐江》的通俗化书写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75-82,共8页张丝涵 
《风雨桐江》出版于1964年,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革命题材小说,《风雨桐江》在人物塑造、文学书写与情节设置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通俗文学特质。小说塑造了才子佳人式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书写了男女之间的爱与性,尝试描绘出独立于意识...
关键词:司马文森 《风雨桐江》 革命小说 通俗化 才子佳人 
坚定之心——读《红岩》有感
《小学时代》2019年第11期6-6,共1页杨心怡 赵琳谦(指导) 
《红岩》是一本革命小说,是以作者的经历创作的。看完这本书,我感叹道:“中国的共产党人的意志多么的坚定啊!”如江姐,坚定的信念让她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毫不惧怕,给了“监狱之花”温暖的母爱;如许云峰,任敌人百般逼问,他言辞谨慎,没给...
关键词:《红岩》 革命小说 共产党人 共产主义 敌人 言辞 
浪漫与写实的互动相生:1927—1930年间的革命小说
《励耘学刊》2016年第2期144-152,共9页陈红旗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科研类项目“世界性的‘红色三十年代’与中国左翼文学的嬗变”(批准号:2013WYXM0106);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的演进与嬗变(1927—1937)”(批准号:粤财教[2013]246号)的阶段性成果
1927—1930年间的革命小说倡导文学与政治的联姻、浪漫与写实的结合,并具体表现为:在想象革命时充满了政治意味;在浪漫书写中夹杂着现实观照。在阶级立场和域外视域的助推下,革命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末走向兴盛的过程中,也生成了众多艺...
关键词:革命小说 浪漫书写 现实观照 阶级立场 艺术局限 
时代影响下的英雄崇拜——论内蒙古革命小说的人物形象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5年第11Z期56-57,共2页八十三 
蒙古族一直都有崇拜英雄的传统,其文学创作中的主人公大多数是英雄。在新时代思想的影响下,内蒙古革命小说不可避免地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但是与传统的英雄不同,他们的身上有着浓郁的时代烙印。本文对内蒙古革命小说的英雄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内蒙古革命小说 人物 英雄 
王烨《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形式》杂议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5年第2期145-157,共13页王彬彬 
一个学生的论文中,有两处引文出自王烨的学术专著《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形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引文凡出自该著者均只标注页码)。这两处引文,我读了几遍都不明其意,于是怀疑学生抄书时出了差错,遂请学生将王烨原著拿...
关键词:王烨 小说情节 叙事形式 现代文学 倪焕之 杂议 革命叙事 蒋光慈 “革命文学” 文学叙事 
20世纪20年代革命小说再认识
《芒种(下半月)》2014年第10期12-13,共2页张春波 
2013年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K1347)
我们常常将20世纪20年代的左翼文学冠以"革命+恋爱"的名目,这种认定只注意到恋爱之于革命的关系,造成了我们对于"革命"认识的不足。事实上,20年代的革命小说并非以恋爱而成为"革命文学"的,它重在强调"新人"的成长历史,从表现...
关键词:20年代 革命小说 革命 
革命小说中“新人”形象的再认识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6X期32-33,共2页张春波 
2013年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K13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26—1930年间的革命小说崛起于特殊的时代,它描绘的社会图景及其构建的无产阶级文学话语都明显地带有过渡性质。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革命小说就描绘了或是受压迫意图反抗的工人和农民,或是革命的幻灭者,或是革命英雄这样的新人形象。...
关键词:革命小说 “新人”形象 革命英雄 革命幻灭者 
论蒋光慈小说的情爱叙事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93-97,共5页杨月香 陈红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研究"(编号:10CZW05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的发难与演进(1927-1937)"(编号:09YJC751035)
蒋光慈小说中的情爱叙事将"革命"与"爱情"这两个先锋性主题联结起来,以革命为框架,爱情为内容,二者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并在"爱情与死亡"、"革命/恋爱之间欲望或驱动的转化与反转化、修辞与反修辞"两个方面展示了革命/恋爱能指之间的复...
关键词:蒋光慈 革命小说 情爱叙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