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劳动时间

作品数:433被引量: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炳瑛郑怡然崔战利郭飞肖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劳动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分配领域后所引起的重大变革
《中国劳动》1988年第4期19-21,共3页徐政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已渗进了企业的生产、交换、分配等各个领域,为企业经营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为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分配领域的必然性...
关键词:内部分配 市场机制 个人消费品 分配关系 机制引入 个人收入 个别劳动时间 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 商品价值量 
劳动力商品与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统一整体
《中国劳动》1987年第2期22-23,共2页陈秀华 
一、商品与市场是一个统一整体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商品交换、市场,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谁都知道,商品是通过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有商品必然要进行交换,要进行商品交换必然有市场,市场是商品交换场所。不论广义的市场,还...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有计划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条件 市场交换 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力商品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 劳动力使用 个人所有制 私人占有 
论劳动形态
《中国劳动》1986年第11期14-16,共3页颉嘉乐 
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形态,不是以行业性或专业性横向区分的劳动形态,而是指劳动力使用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纵向表现出来的劳动形态。在劳动力投入生产领域之前,劳动处于潜在状态上,称为潜在劳动;当劳动力投入生产领域之中,劳动处于流动...
关键词: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使用 潜在状态 生产领域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总劳动 货币量 劳动熟练程度 信息形式 繁重劳动 
试谈劳动市场与“劳动力商品”
《中国劳动》1986年第5期13-14,6,共3页许国新 
开放社会主义的劳动市场,是否意味着承认劳动力就是商品?在劳动力不再当作商品出卖的经济条件下,就不存在劳动市场吗?我认为劳动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劳动力当作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范畴。
关键词:劳动市场 不等于 劳动能力 交换关系 劳动力市场 价值概念 个别劳动时间 成反比 个人消费品 价值量 
劳动合同制是适合于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劳动制度
《中国劳动》1986年第4期5-7,共3页沈振邦 
劳动合同制在我国的实行,绝不是一种临时的权宜之计,而是由我国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决定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实行劳动合同制。其原因是: (一) 社会主义经济既然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企...
关键词:劳动合同制 劳动制度 经济发展条件 中国特点 个别劳动时间 固定工制度 价值量 单位商品 劳动就业 按劳分配原则 
试论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模式
《中国劳动》1986年第3期4-6,14,共4页朱元珍 
长时期以来,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理论上一再强调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但实际上却往往陷入平均主义的泥坑,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其重要原因是,我们从本本出发,把按劳分配的实质内容和实现模式混同起来...
关键词:商品经济条件 社会主义生产 社会经济条件 商品生产者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总劳动 个别劳动时间 “大锅饭” 再生产过程 生产劳动 
论按社会必要劳动分配
《中国劳动》1986年第3期7-10,共4页纪军 
一定的分配方式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也必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特殊形式。由于商品经济的存在,劳动者的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而表现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并经过价值的形式实现为...
关键词:商品经济条件 社会劳动 价值量 个人消费品 分配方式 收人分配 货币量 社会总劳动 个别劳动时间 劳动本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