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化叙事

作品数:49被引量:5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胜清刘大先石力月陈小明陈璐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教资料》《当代文坛》《电影文学》《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长江文艺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日常叙事、平民英雄与红色精神的传承——评牛维佳的小说《褐纸鸢》和《天下母亲》
《长江文艺评论》2022年第5期38-41,共4页李雪梅 李丽霞 
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中弥漫着一股强烈的去历史化意识,尤其着力于解构革命历史,形成背离革命话语的个人化叙事,在对革命伦理的破坏中张扬个人世俗化欲望的合法性。这当然是个人摆脱长久以来僵化的革命话语和历史重负的一个重要胜利...
关键词:革命话语 文学叙述 象征秩序 日常叙事 历史叙述 个人化叙事 去历史化 社会整体性 
“日常”如何“诗意”
《长江文艺评论》2020年第2期72-79,共8页卢桢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常生活逐渐进入诗人和评论家的理论视野。他们有意识地摒弃与意识形态勾连颇深的"大诗"写作和"英雄"情结,转向更为贴近生活本真的个人化叙事方式,着力强化诗歌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将西方美学话语的日常生活理论...
关键词:生存体验 个人化叙事 先锋性 美学话语 生命感悟 大诗 日常生活理论 新诗观念 
微小的精致与宏大的缺失——论“90后”作家的小说创作
《长江文艺评论》2019年第4期15-21,4,共8页张琳琳 房伟 
过于微小的现实描写使得'90后'作家走向了'微观现实主义',是放松的、微小的、精致的,却丧失了探索宏大问题的能量,失去把握总体性、宏观性问题的能力,这成为'90后'写作的通病。
关键词:总体性 情爱叙事 小说创作 个人化叙事 情爱书写 中国当代文学 先锋叙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宏观性 先锋文学 代际划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