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作品数:16249被引量:23850H指数:9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程啸张新宝齐爱民谢笑谢阳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博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影响及实践应用分析
《法制博览》2025年第10期55-57,共3页刘焕江 
《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为规范信息处理行为、维护信息主体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作为首次在基本法中系统性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举措,《民法典》不仅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定义和处理原则,还强化了信...
关键词:《民法典》 个人信息 隐私权 法律实践 数据保护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研究
《法制博览》2025年第9期37-39,共3页钱红 
生物识别信息,作为通过科技手段提取、处理和存储的个体生物特征数据,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便利性等优点,已在金融、政务、企业应用及医疗健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生物识别信息泄露所带来的风险也日...
关键词:生物识别信息 敏感信息 个人信息 生物识别技术 
数字经济视域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研究
《法制博览》2025年第9期40-42,共3页孟媛 
个人信息基于其所带来的巨大商业附加值,使其成为企业生产要素的重要资源,但也由此产生诸多问题,包括个人信息的非法、不正当收集,企业强迫用户同意收集其信息,甚至存在企业贩卖个人信息而从中获利。因此,如何在利用大数据的同时保护个...
关键词:数字经济 个人信息安全 开放型融合 个人信息数据 过错推定原则 
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制适应性分析
《法制博览》2025年第8期27-29,共3页湛晓蕾 
2024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模式研究》(2024SJSZ0524)。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为社会带来了深度变革和发展,但也引发了诸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难题。本文从法律适应性的视角出发,详细分析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和困境。在对我国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进行全面剖析之后,我们发现其在实际操作...
关键词:数字经济 个人信息保护 法律适应性 GDPR 信息安全 
被遗忘权实现的争议与路径——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七条为切入点
《法制博览》2025年第8期63-65,共3页乔晨 
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后,关于删除权与被遗忘权之间的争论并没有就此停止。这既源于长期以来学界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模糊,又源于《个人信息保护法》没有从根本上对于被遗忘权予以回应。应特别注意的是二者在价值基础、功能...
关键词:删除权 被遗忘权 支配权 物质利益 精神利益 
数字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法律完善路径
《法制博览》2025年第8期160-162,共3页刘浩森 翟雨晴 
数字时代为社会生活的各个维度带来了变革。与此同时,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问题也随之凸显。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法律现状,指出虽然已有《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但仍存在个人信息...
关键词:数字时代 个人信息 保护与利用 法律完善 
民法典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及完善建议
《法制博览》2025年第6期37-39,共3页杨艳姣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尤其在民法典时代,如何依法保护个人信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法律适用范围不明确、执法力度不足、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等。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
关键词:民法典时代 个人信息保护 细化立法 强化执法 完善追责体系 
共享经济对传统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影响
《法制博览》2025年第6期109-111,共3页周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共享经济以信息平台为载体,通过整合社会闲置资源,实现个体之间直接的商品和服务交换,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消费成本。然而,共享经济...
关键词:共享经济 民商事法律 合同 知识产权 侵权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 
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权的法律边界与保护机制研究
《法制博览》2025年第5期1-6,共6页杨柳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但也对个人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个人信息,作为数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被广泛认可,而如何在促进信息...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 个人信息权 法律边界 保护机制 
民事法律框架下对人脸识别信息的保护研究
《法制博览》2025年第5期66-68,共3页关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脸识别信息已经广泛运用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目前我国人脸识别信息的保护仍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本文首先厘清了人脸识别信息的概念,并将人脸识别信息与生物识别信息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关键词:人脸识别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 “知情一同意”规则 民法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