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氧

作品数:952被引量:196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华福洲马武华戴启凤陈振业吕云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南京军区科技创新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护士进修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局部间歇给氧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0
《护士进修杂志》2017年第20期1890-1893,共4页朱琳怡 傅育红 莫兰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局部间歇给氧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6年9月糖尿病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全部患者予抗炎及控制血糖平稳后,行清创术形成新鲜创面后,实施VSD。观...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 局部间歇给氧 糖尿病足 植皮术 创面愈合 
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护理被引量:9
《护士进修杂志》2016年第6期543-545,共3页何丽兰 李冰肖 徐燕芳 陈伟菊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和总结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正确连接呼吸回路,维持通畅的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加温湿化 高流量鼻导管给氧 护理 
鼻塞联合高氧液给氧预防高龄患者硬膜外麻醉低氧血症的研究被引量:2
《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第13期1186-1187,共2页易红 陈霞 唐翠明 梁柳芳 练敏 陈海奕 陈光 李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课题(Z 2011487)
目的探讨鼻塞联合高氧液预防高龄患者硬膜外麻醉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60例硬膜外麻醉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为鼻塞联合高氧液给氧;对照组为单纯鼻塞给氧。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点PaO2、SpO2的变化。结果麻醉...
关键词:鼻塞联合高氧液 高龄患者 硬膜外 低氧血症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口途径给氧方法探讨被引量:3
《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第4期353-354,共2页罗解萍 
目的研究提高氧流量、采用经口途径给氧方法对拒绝插管治疗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氧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COPD合并中、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提高氧流量、经口给氧前后对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血压、患者自我感觉的对比观察。...
关键词:Ⅱ型呼吸衰竭 经口给氧 护理 
3L袋加药液导管在给氧中的应用
《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第16期1445-1445,共1页陈冰冰 
关键词:3升袋 给氧 护理 
对有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给氧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护士进修杂志》2008年第22期2085-2085,共1页
答:开始给氧时,不应给予高浓度氧,原则上以持续低浓度、低流量为宜。
关键词:给氧治疗 二氧化碳潴留 高浓度氧 低浓度 低流量 
两种不同的湿化给氧法对撤机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第1期14-15,共2页黄敏容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湿化给氧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的影响。方法撤机后仍保留人工气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经加热湿化给氧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气泡式湿化器给氧法,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于撤机后48 h氧饱和...
关键词:加热湿化器 给氧 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撤机 
单向活瓣通气给氧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第12期1066-1068,共3页向明芳 张素兰 王春霞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使用单向活瓣通气给氧的方法对脱机训练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机械通气72 h以上患者48例,符合撤机标准,在准备撤机前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使用单向活瓣通气给氧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脱...
关键词:单向活瓣通气 机械通气 撤机 护理 
三种给氧方式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8
《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第11期1044-1045,共2页王巍 俞小玲 
关键词:给氧 气管切开 护理 
气管切开病人使用微雾喷雾面罩给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第3期200-202,共3页徐玲芬 陈慧敏 钟玉英 钟瑞英 谢波 
浙江省湖州市科技局立项课题;编号:2005YS11
目的提高气管切开病人的给氧效果、缩短气管套管的带管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由美国哈德森呼吸监护器材公司生产的带有延长管道和雾化面罩的成人微雾喷雾器代替鼻导管法于气管切开处雾化吸氧,比较两组在吸...
关键词:气管切开 微雾面罩 吸氧 护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