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文化

作品数:36被引量:9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永坤陈小葵叶反修谢晖张中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甘肃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天府新论》《黄河之声》《中国市场》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的比较研究
《楚天法治》2018年第15期168-168,共1页郭璐 
一、'文化'和'法律文化'的界定 1、'文化'的涵义 '文化'一词概念十分广泛,根据不同的划分在,理解就不相同.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不同渊源和层次的文化参与并创造出多样的传统.我们认为的文化,不仅是圣贤之人口中的哲学思想,也是渗...
关键词:雕饰 私法 公法 产物 行为习惯 文化 传统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法律文化建设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14年第7期113-113,共1页柯洵洵 
在社会发展建设中,法律文化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主要从私法文化和公法文化两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法律文化建设,以期为我国法律文化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 法律文化 私法文化 公法文化 
从法的形成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被引量:1
《新视野》2014年第2期117-120,共4页王菲 
中西方法的形成道路不同,由此产生的法观念也迥然有异。古老的中国法以"刑"为主,体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法律与"权力"紧密相连。而西方早期的法则是为平衡各阶层利益,用法律来确定各自权利范围,法律与"权利"密不可分。从中可以看出中西...
关键词:法律文化 法的形成 公法文化 私法文化 
司法公信力的浴火重生——司法改革如何有效回应个体意识的觉醒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1-14,57,共5页郝宽国 
受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制约,中国逐渐形成了以集体本位为核心的法文化。近现代以来,中国又面临着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以集体本文为核心的法文化得以承继。在这种法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司法制度设计也始终是以国家、集...
关键词:公法文化 个体意识 司法公信力 法律职业共同体 
晚清输入域外法律文化内容和次第的选择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94-97,115,共5页叶反修 
安徽省教育厅"晚清中国输入域外法律文化的选择研究"(2010AJRW0590)
晚清修律是通过参照域外先进法律文化来完成的。在输入域外法律文化时,清政府优先输入公法文化,再逐步引入私法文化。晚清政府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既是为了尽快收回领事裁判权,也是考虑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公法文化的特点,同时也...
关键词:公法文化 法律移植 领事裁判权 法律文化传统 
晚清输入域外法律文化的选择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70-75,共6页叶反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AJRW0590:<晚清中国输入域外法律文化的选择研究>)
晚清的变法修律,是通过参照域外先进法律文化来完成的。在输入域外法律文化时,晚清经历了一个选择过程。最终选择以大陆法系为参照法系、以日本为参照对象国,优先输入公法文化,再逐步引进私法文化,实现了中国法制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
关键词:域外法律文化 大陆法系 公法文化 私法文化 
浅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下的公权力和私权利被引量:2
《中国市场》2011年第31期165-166,176,共3页董鲁杰 熊姝丹 
中国古代法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系列的法律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体现出明显的公法文化特征。这种公法文化具有重公权力轻私权利的特点,这与现代社会生活极其不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公法文化 公权力 私权利 
义、利之辩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被引量:6
《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3期66-69,共4页赵晓耕 何民捷 
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命题,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论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就对义利关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此后这一争论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深入。在各种主张的较量中,儒家重义轻利的观念逐渐广被接受且成为主流思想。这一...
关键词:义利观 忠孝观念 公法文化 
法治中国三十年
《上海机关动态》2008年第8期30-30,共1页徐亮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进入了法治建设的黄金年代,我们利用法律手段,调处了改革过程中的纠纷和矛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了社会的改革和发展。30年,我们实现了从一元法律文化到多元法律文化冲突与整合;30年,我们实现...
关键词:法治中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法律文化冲突 改革开放 法治建设 中国社会 公法文化 法律手段 
公法之治与人格尊严之保障被引量:1
《茂名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25-28,共4页孙丽华 张海汉 
由于公权的异化和传统公法文化的桎梏,导致公法保障人格尊严的功能不能实现,因此需要通过完善人格权立法、构建防止公权异化机制和提升人格尊严理念来实现公法保障人格尊严的功能。从个案分析入手,提出了公法之治中如何保障人格尊严的...
关键词:公法之治 人格尊严 公权异化 公法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