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钥体制

作品数:137被引量:28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邓健志王育民周越菡程小辉王新梅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产业发展的安全“三观”——访我国著名密码学和信息安全专家南相浩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6年第12期84-87,共4页张琰珺 
南相浩:曾任国家保密局技术顾问,计算机学会信息保密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兼职教授、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兼职教授;现任国家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国第一部电子密码机的设计者...
关键词:信息安全 鉴别逻辑 公钥体制 密码学 标识鉴别 兼职教授 信息科技风险 专委会主任 电子密码机 三观 
网络安全新概念:自主可控虚拟网际网被引量:2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4年第6期58-60,共3页南湘浩 
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网络打破了终端界限,将各终端互相开放构成了局域网,由此将通信保密(Commsec)的年代推进到信息安全(Infosec)年代。到了90年代,互联网又打破了局域网的界限,将各局域网互相开放构成了因特网。到了21世纪,将进一...
关键词:网际 网络安全 通信保密 布什政府 信息安全 物联网 美国总统 逻辑网络 通信网络 公钥体制 
对两篇分析REESSE1+难题的文章的回复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3年第6期46-47,52,共3页苏盛辉 吕述望 
文中对分析两个REESSE1+难题的两篇文章进行了回复,指出第一篇文章在攻击任务的时间复杂度分析方面存在明显错误,确认了第二篇文章所指出的原有文章在背包密度计算方面的错误,并给出了正确的计算公式。然而,LLL格基归约方法对背包密度小...
关键词:密码学 REESSE1+公钥体制 安全性 单向难题 归约 
CPK组合公钥体制(v8.0)被引量:15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3年第3期39-41,44,共4页南湘浩 
CPK组合公钥提供了将现存的公钥体制变为基于标识的公钥体制的一种通用方法。基于标识的公钥体制,不仅能解决网际安全(CyberSecurity)的核心技术——标识鉴别’,也能解决防量子穷举攻击的难题。这一点在CPKv8.0中得到了证明和实现。
关键词:公钥体制 CPK 组合公钥 穷举攻击 标识 
CPK组合公钥体制(v7.0)被引量:2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年第4期49-50,55,共3页南湘浩 
0引言 CPK体制(CPK Cryptosystem)是在ECC体制基础上实现的基于标识的非对称公众密钥体制,密钥分为私有密钥和公有密钥。
关键词:公钥体制 CPK 密钥体制 私有密钥 非对称 ECC 
CPK抗穷举攻击的对策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年第3期22-23,共2页南湘浩 
从2011年第7期开始,本刊邀请了业内一批资深专家,进行了密码学相关内容的系列专访,已连续专访了11位密码学界专家。本期特别约请到南湘浩研究员为杂志撰稿,从CPK组合公钥体制的技术架构方面详细表述了抗穷举攻击的对策。
关键词:穷举攻击 CPK 公钥体制 密码学 研究员 专家 
基于事件的一次性口令双向认证的实现被引量:1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年第2期79-81,共3页王冠 刘建伟 
针对静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易受攻击的安全缺陷,在事件同步一次性口令产生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公钥密码体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一次性口令双向认证方案。与传统的挑战/响应双向认证方案相比,该方案实现简单、执行效率高,适用于电子商务...
关键词:一次性口令 双向认证 公钥体制 
组合公钥(CPK)体制标准被引量:5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8年第8期21-22,共2页南相浩 陈华平 
1引言组合公钥2.0版本是标识密钥和随机密钥复合的公钥体制,因此也称双因子复合型组合公钥体制(TF-CPK:Two Factor Combined Public Key)。
关键词:公钥体制 组合公钥 标准 PUBLIC 随机密钥 复合型 
关于RSA公钥体制中小解密指数攻击的讨论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5年第7期119-120,共2页许宾 张五八 
在本文里,我们简单地分析了Wiener对RSA公钥系统的小解密指数的连分数攻击,并同样对他的结果进行改进,得出当解密指数d<2.9105N0.25时,系统仍是不安全的.
关键词:RSA公钥体制 指数 解密 攻击 公钥系统 连分数 
公钥体制中BAN逻辑的扩展被引量:1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0年第4期69-74,共6页刘红 张彤 张传华 张平 
通过实例说明了BAN逻辑在公钥体制认证协议中的局限性,分析了该局限性产生的原因,引入了“公开”的逻辑概念,提出了一种扩展BAN逻辑,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扩展BAN逻辑的有效性。
关键词:BAN逻辑 认证协议 公钥体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