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廨田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博宇张国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敦煌学辑刊》《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租庸调制度下唐百官俸禄制度的变迁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79-192,共14页张国刚 
隋及唐初俸禄钱的四个方面职分田、公廨田(钱)、禄米、禄力(手力课)的措施被依次推出。高宗武后时期,是俸禄制度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这种变化不完全表现为项目的增减,还有俸料钱来源的变化。其中,更重要的变化是乾封元年对于力役待遇及...
关键词:唐代前期 俸料钱 公廨田 职分田 食本 
唐前期外官职田、公廨田性质考论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16年第1期42-49,共8页朱博宇 
将土地作为官员经济待遇的支付形式,是中国古代俸禄制度的特点之一。唐代的职分田(或简称为职田)与公廨田制度都是以公田作为官员经济待遇的薪俸制度。唐代的公田是古代土地制度研究的传统话题,学界从土地关系、租佃关系、国家财政等角...
关键词:经济 制度 待遇 财政 土地 公田 职田 
隋唐时代的地租制度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1-14,共14页余也非 
隋唐时代,中国的封建制经济已发展到了顶峰,也是衰落的起点.大抵以中唐为转折点,封建地租关系已经由佃农制取代佃奴制而占据主导地位了。 自战国以来,封建土地关系中的地主大土地私有制占居主要地位,国有土地仅居次要地位;魏晋南北朝因...
关键词:隋唐时代 土地关系 土地荒芜 国有土地 次要地位 私有土地 分租 土地兼并 公廨田 占田 
唐代前期预算外收支计划述略被引量: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49-56,共8页陈明光 
无论从法制形式,或是从计划的周密性来看,唐代前期的国家财政计划都堪称为我国封建财政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迄今治财政史者对此似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评价。为了抛砖引玉,笔者在《唐代前期国家预算形态述论》一文中,对当...
关键词:唐代前期 常平仓 职田制 唐前期 封建财政 公廨田 公解 屯田 发展史 财政史 
略谈敦煌地志文书中的公廨本钱被引量:2
《敦煌学辑刊》1980年第1期98-100,共3页薛英群 
敦煌遗书中有唐写本地志多种,都记载有各州府县的公廨本钱。如敦煌县文化馆藏本,各州县下就记有'本'的数目,除'恶处不言户数'和'无本'者外,几乎无一例外。①又如《唐光启元年写本沙州伊州地志残卷》中,二十九行伊州下有'公廨七百卅千',...
关键词:公廨本钱 沙州地志 沙州伊州地志 敦煌遗书 伊吾县 纳职 九行 捉钱令史 公廨田 无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