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热事件

作品数:45被引量:960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任战利曹代勇梁宇肖晖刘丽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岩石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新疆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盆地晚古生代构造-热事件及其与油气关系
《世界石油工业》2024年第6期19-29,共11页孙自明 卞昌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重点联合基金“盆地深部地质作用过程与资源效应”(U20B6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关键工程技术基础研究“(U19B6003);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群—奥陶系宝塔组天然气富集规律与目标优选”(P21042-2)。
构造-热事件是地球深部强烈构造活动导致岩石圈发生构造变形和变位而引起深源流体上涌的地质现象,为探讨构造-热事件与油气的关系,以四川盆地为例,研究了构造-热事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上涌和南秦岭...
关键词:晚古生代 构造-热事件 油气成藏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古峰庄地区疑似侵入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4年第1期142-156,共15页杨丽华 刘池洋 黄雷 周义军 刘永涛 秦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315,42230815);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部专项(201210142)。
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岩浆岩体的发现对于构造-热事件重建、古地温场恢复及油气地质作用解析有重要意义。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首次在盆地内部古峰庄地区发现疑似浅层侵入岩体,刻画了其空间展布并探讨了油气地质意义。研究显...
关键词:构造-热事件 侵入岩体 古峰庄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挽近重大构造-热事件及其对深层地热能的潜在影响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3年第3期835-856,共22页刘琼颖 何丽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s.2021YFA0716002,2019YFC0604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2074095,41704087);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No.IGCEA1910)。
地热能是前景可期的清洁能源,深层地热能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重点研究.现今地壳热状态是岩石圈热演化的最终结果,主要受最新一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研究挽近重大构造-热事件对地壳热状态的影响对深入理解及勘探深层地热能具有重要科...
关键词:深层地热能 构造-热演化 地幔柱 断层活动 岩石圈伸展 火山 地热勘查 
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与铀成矿的关系——来自玄武岩锆石U-Pb年代学的约束被引量:5
《铀矿地质》2022年第1期13-24,共12页韩美芝 李子颖 邱林飞 骆效能 
中核集团科研项目“二连基地砂岩型铀成矿环境和条件调查评价研究”(编号:地LCEQ01);核工业地质局基础地质项目“甘蒙地区砂岩型铀矿综合编图与选区”(编号:202118)联合资助。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纳岭沟铀矿床以北,大营及巴音青格利铀矿床以东的黑石头沟发育一层玄武岩,为探讨这期玄武岩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成矿的关系,文章对该玄武岩进行了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的分析。该玄武岩切穿下白垩统东胜组,SiO_(2)含量较低...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早白垩世 玄武岩 铀成矿 
东昆仑地区沙松乌拉组物质来源及源区构造-热事件——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被引量:3
《地质通报》2020年第7期1025-1034,共10页靳立杰 王继林 赵体群 周汉文 孙天河 李春稼 韩智昕 贾伟伟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海省1:5万黑海、扎鲁塔斯、红石沟、加祖他士沟、深沟幅区域地质调查》(编号:1212011086001)。
沙松乌拉组出露于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是东昆仑地区原特提斯洋洋盆打开时的沉积记录,确定其地层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及恢复构造演化过程,对研究东昆仑地区原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出露于东昆仑黑海湖—拉宁灶火沟一带的沙松乌...
关键词:沙松乌拉组 碎屑锆石 U-PB年龄 地层时代 物质来源 构造-岩浆事件 
塔里木克拉通形成以来的背景热史研究被引量:9
《地球物理学报》2019年第1期236-247,共12页曹厚臻 何丽娟 张林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1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4075)资助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典型大型叠合盆地,发育在太古代-早中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之上,具有稳定克拉通性质.现今地表热流为43mW·m^(-2),平均地温梯度为21℃·km-1,莫霍面温度为550℃,较低的热流背景值指示塔里木盆地经历了一个长期冷却加厚的过...
关键词:塔里木克拉通 热演化 长期冷却 岩石圈厚度 构造-热事件 
北淮阳地区裂变径迹记录的地质意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2期16-21,共6页李小明 曹代勇 连会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17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向课题资助项目(2017YEC0804108)
为了揭示北淮阳地区古生界杨山煤系的构造热演化特点,探讨该区燕山运动以来构造-热历史,了解地壳浅部构造热过程提供依据,本文应用刻画温度与时间关系较好的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FTT),对该区杨山煤系的6个古生界碎屑岩进行...
关键词:北淮阳 裂变径迹 构造-热事件 地质意义 
敦煌复合造山带前寒武纪地质体的组成和演化被引量:10
《岩石学报》2018年第4期963-980,共18页赵燕 孙勇 
国家"973"项目(2012CB41660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113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M623222);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联合资助
敦煌复合造山带位于塔里木克拉通东端,是连接塔里木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敦煌基础地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简要回顾了敦煌基础地质研究历史和现状,系统归纳了区内前寒武纪地质单元时空分布特征及前寒武纪构造-热...
关键词:敦煌造山带 前寒武纪 构造-热事件 地壳形成和演化 构造演化 
从裂陷期到裂后期被动陆缘盆地构造-热事件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7年第6期773-786,共14页李刚 梅廉夫 郑金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6ZX05026-003-001)
构造-热事件是盆地在发育过程中构造活动与盆地热演化发生相互作用的地质事件。含油气盆地构造-热事件研究对揭示盆地成盆过程及油气生烃、排烃、运移和聚集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世界范围内典型被动陆缘盆地裂陷期—裂后期热演化及...
关键词:被动陆缘 裂陷期 裂后期 构造-热事件 热演化 热机制 珠江口盆地 
辽南地块新太古代2.52~2.46Ga构造-热事件的识别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1
《岩石学报》2017年第9期2775-2784,共10页王伟 杨红 冀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21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DD20160121);中国地质科学院基础科研业务费(YYWF201703;J1714)联合资助
胶-辽-吉活动/造山带是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基底三条古元古代构造带之一,对其邻区内太古宙地质体的岩石组合和时空分布的研究,可为制约胶-辽-吉带的构造属性以及华北克拉通东部在古元古代时期的构造格局提供重要依据。胶-辽-吉带的北...
关键词:辽南地块 太古宙 LA-ICP-MS 构造-热事件 华北克拉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