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貌学

作品数:26被引量:20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静潘家伟曾令森韩慕康李海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学报》《地质科学》《地球科学》《地震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滇地块东部建水北部的构造地貌特征及其揭示的地块隆升和旋转运动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6期1662-1673,共12页朱毅林 董有浦 徐琴如 宁雨涛 苏小龙 曹登驰 任洋洋 
云南省企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项目(批准号:202101BC070001-003);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批准号:202401AT070327)共同资助。
印-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与挤压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和陆内变形,形成了一系列大型走滑断裂带,并导致了川滇地块的侧向逃逸与旋转。因此,川滇地块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和旋转的理想地区。前人对川滇地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旋...
关键词:地块旋转 地块隆升 构造地貌学 川滇地块东部 
川滇地块东部老鹰山的构造地貌特征及其揭示的地块隆升和旋转运动
《地质力学学报》2024年第4期535-546,共12页徐琴如 董有浦 谢志鹏 任洋洋 李江涛 曹登驰 苏小龙 
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202401AT070327)。
印−欧大陆板块的碰撞与挤压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和陆内变形,同时引起川滇菱形地块的侧向逃逸与旋转,目前针对川滇菱形地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旋转量已进行了大量古地磁研究,但对其东部地区的旋转研究相对缺少。由于河流地貌对地块的旋转...
关键词:地块旋转 地块隆升 构造地貌学 小江断裂 川滇地块东部 
基于构造地貌学的南盘江与红河分水岭特征分析
《地质科学》2024年第2期535-548,共14页童方彤 董有浦 刘益 毛黎光 李旭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62017);云南省企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编号:202101BC070001-00)资助。
红河曾经在古新世—始新世晚期发源于青藏高原内部,大约渐新世开始其流域面积逐渐缩小。自渐新世至今,青藏高原东南缘发育了一系列大规模走滑断裂。走滑断裂能够影响河流的流向、坡度以及河道形态等。在这些走滑断裂影响下,红河的流域...
关键词:红河 南盘江 分水岭 地貌参数 构造活动性 
陡坎地貌定年理论及其在活动构造与地貌学研究中的应用
《地震地质》2024年第2期251-276,共26页庞桢辉 徐皓婷 石许华 葛进 李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2227,41941016,51988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003704);第2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708);浙江省钱江人才基金(QJD190202);浙江大学百人计划项目共同资助。
陡坎是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和侵蚀过程所产生的一种地貌现象。对陡坎中蕴含的地质信息进行解译,一方面可定量分析其地貌演变过程、重建相应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相关的地壳运动学过程及动力机制;另一方面也可了解地貌演化过程中构造、...
关键词:活动构造 扩散方程 陡坎地貌定年 数值模拟 坡面演化 构造地貌学 
利用构造地貌方法限定走滑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的不确定性及意义:以海原断裂带为例
《地球科学》2024年第2期759-780,共22页王子君 姚文倩 刘静 邵延秀 王文鑫 沈续文 高云鹏 徐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1YFC300060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U1839203,42011540385,42104061)。
断层滑动速率是理解复杂断层系统应变分配与评估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在多种研究方法中,利用构造地貌学方法限定走滑断裂的第四纪滑动速率较为普遍.在青藏高原活动断裂体系中,海原断裂带承载了部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应变,其滑动...
关键词:滑动速率 海原断裂带 构造地貌学 河流阶地陡坎 上、下限评估 
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及区域强震危险性研究被引量:28
《地质学报》2022年第7期2312-2332,共21页白明坤 Chevalier Marie-Luce 李海兵 潘家伟 吴琼 王世广 刘富财 焦利青 张进江 张蕾 龚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41016,42020104007,41911530773);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90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221630);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编号GML2019ZD020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编号J2011,J220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业务费(编号DQJB20B21)联合资助的成果。
活动断裂几何学特征及滑动速率是研究断裂运动学、动力学机制及其评估区域强震危险性的重要依据。青藏高原东缘左行走滑的鲜水河断裂带是控制高原物质向南东挤出的重要边界,是中国陆内活动性最强的断裂之一。本文以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 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 构造地貌学 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地震危险性 
我国构造地貌学研究热点及趋势探讨:基于中文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被引量:4
《地震科学进展》2021年第5期193-205,共13页施紫越 辛存林 王晶菁 刘海博 刘昕 朱利东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4)资助。
构造地貌学作为地球科学领域的新兴学科,具有独特的资源环境意义与科学内涵。通过中文文献计量学手段,对1956—2019年间收录于知网的构造地貌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尤其是近10年来重点报道的研究成果,探讨相关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关...
关键词:构造地貌学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不断融入新元素的我国构造地貌学研究:以天山为例被引量:7
《地球科学进展》2020年第6期594-606,共13页吕红华 李有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山北缘河流下切速率的时空模式与机制研究”(编号:41771013);“天山北缘乌鲁木齐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构造地貌研究”(编号:41371031)资助。
构造地貌学是地貌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已涵盖构造—气候—地表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我国的构造地貌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逐渐发展,21世纪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长期积累和多年的发展...
关键词:地貌学 构造地貌学 新构造 活动构造 天山 
构造地貌学:构造-气候-地表过程相互作用的交叉研究被引量:57
《科学通报》2018年第30期3070-3088,共19页刘静 张金玉 葛玉魁 王伟 曾令森 李根 林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61144065,41502188);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项目(LED2016A02)资助
构造地貌学是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学科.与传统地貌学不同,构造地貌学是一种定量地貌学,强调对地貌过程的定量描述,其核心概念是构造-气候-地表过程相互作用,聚焦于以量化的方式具体阐述构造活跃造山带地区气候、地形、水文、物理和化学...
关键词:构造地貌学 构造-气候-地表过程 地貌演化 地质测年技术 空间探测技术 
频谱分析法在反演造山带地形高差演化中的应用--以中国大别山、米仓山和美国内华达山脉为例被引量:2
《地质科学》2011年第3期743-762,共20页苏哲 刘静 张鲁新 王二七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编号:2011CB4031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编号:KZCX2-YW12);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群体基金项目(编号:4072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872131)资助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低温热年代学已极大改善了人们对地壳内(1~6 km)隆升和剥蚀过程的认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样品的采集除了受到气候、地理环境等恶劣条件的制约以外,在对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进行解释或以此计算造山带的隆升剥露速率时,使...
关键词:隆升与剥蚀 古地形 快速傅立叶变换频谱分析 构造地貌学 封闭温度等温线 地形的临界波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