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域

作品数:155被引量:1719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余达淦许效松南征兵张茂亮张丽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祝贺任纪舜院士九十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七十周年序
《地质学报》2025年第1期I0001-I0004,共4页王瑜 赵磊 
大地构造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也是纲领性的学科领域。大地构造、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理论与假设是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学家们研究地球演化的基础。20世纪中叶,中国大地构造学家们在借鉴槽台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旋回、地洼、波浪-镶...
关键词:大地构造学 地球演化 地球物理 板块构造 断块构造 构造域 任纪舜 地球动力学演化 
特提斯构造域岩浆作用与成矿
《地质学报》2023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杨志明 冷成彪 朱经经 高剑峰 
显生宙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长期演化的特提斯洋,在新生代最终闭合形成了现今横穿欧亚大陆、全球规模最宏大的特提斯碰撞造山带。该带西起欧洲阿尔卑斯山,经土耳其-伊朗高原、巴基斯坦、喜马拉雅-青藏高原,东至中南半岛...
关键词:冈瓦纳大陆 伊朗高原 特提斯构造域 欧亚大陆 演化历史 古特提斯 原特提斯 长期演化 
“全新特提斯洋”概念与广义特提斯构造域被引量:3
《地质学报》2022年第12期4131-4139,共9页余星 许绪成 韩喜球 丁巍伟 胡航 何虎 余娅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2021YFF0501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72242,42172231)联合资助的成果。
特提斯最初是指欧亚大陆南缘的古海洋,后逐渐引申出从元古宙、古生代到中生代的一系列位于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古大洋,如原特提斯洋、古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不同大洋在时间上前后交叠。如今横亘在冈瓦纳大陆(南极洲)和欧亚大...
关键词:印度洋 洋中脊 全新特提斯 俯冲消减 大陆碰撞 大地构造 
吉林白城岭下地区花岗质糜棱岩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对松辽盆地西缘晚古生代以来的俯冲背景的制约被引量:8
《地质学报》2019年第1期117-137,共21页汪岩 钱程 马永非 庞雪娇 付俊彧 秦涛 杨晓平 杨雅军 钟辉 刘桂香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048-01;DD20160048-16;DD20160048-03;DD20160345-17;121201207000171401)联合资助的成果
东北地区古生代经历了古亚洲构造域演化,中生代经历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向西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这期间形成了不同期次的岩浆活动。本文对松辽盆地西缘吉林省白城市岭下地区的花岗质糜棱岩首次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
关键词:古亚洲构造域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 西太平洋构造域 花岗质糜棱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岭下 松辽盆地西缘 
中国的全球构造位置和地球动力系统被引量:33
《地质学报》2016年第9期2100-2108,共9页任纪舜 赵磊 徐芹芹 朱俊宾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02000150009-01;121201102000150009-02;12120115070301)的成果;2015年10月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上;"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专题"口头报告之一
现今之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部,西太平洋活动带中段;在全球板块构造图上,中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南为印度板块,东为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地质历史上,以中朝、扬子、塔里木等小克拉通为标志的中国主体属于冈瓦纳和西伯利亚两个...
关键词:中国大地构造 地球动力系统 古亚洲洋构造域 特提斯构造域 太平洋构造域 多旋回 
东海陆架盆地类型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被引量:48
《地质学报》2014年第11期2033-2043,共11页张建培 张田 唐贤君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勘探技术"(编号2011ZX05023)资助成果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缘,处于华南陆块(包括西部的扬子地块和东部的华夏地块)之上。其基底是华夏地块在东海陆架的延伸,也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板块构造格局分析,东海陆架盆地处于西太平洋三角带区域...
关键词:东海陆架盆地 西太平洋构造域 俯冲 被动扩张 弧后盆地 
对新元古代湘桂海盆及邻区构造属性的探讨被引量:54
《地质学报》2012年第12期1890-1904,共15页许效松 刘伟 门玉澎 张海全 
中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中国南华纪-新近纪岩相古地理编图与综合研究"(编号YPH08108)和中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原特提斯演化与中上扬子油气下组合研究"(编号YPH08007)共同资助的成果
新元古代的湘桂海盆夹持在中上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与华夏地块群之间,是古华南洋与下扬子陆块俯冲碰撞后在西南方向的残留海。东段古华南洋俯冲的地质记录发生在860~1034Ma间,为绍兴-江山-萍乡碰撞带,形成江南岛弧造山带;西段古华南洋与...
关键词:湘桂残留海盆 扬子沉积构造域 华夏沉积构造域 湘桂加里东褶皱带 华南加里东造山带 
论中国南部的大地构造被引量:193
《地质学报》1990年第4期275-288,共14页任纪舜 
显生宙期间,中国南部的构造属性曾几经转化。加里东旋回,那里有扬子准地台、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印支—南海准地台3个单元,其中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并不是一个碰撞造山带,而是一个向滇越呈剪刀状张开的拗拉槽型冒地槽褶皱系;印支旋回,华南...
关键词:构造域 加里 褶皱系 大地构造 拗拉槽 复背斜 晚三叠世 褶皱作用 大陆边缘 碰撞造山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