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玻璃

作品数:45被引量:15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干福熹李青会承焕生张斌李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技史杂志》《求索》《考古与文物》《硅酸盐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看展
《中华遗产》2022年第3期8-9,共2页
北京玻璃,折射出30个世纪、欧亚两端的光华--继2021年8月-11月敦煌莫高窟“琉光溢彩”展之后,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古玻璃珍品展巡展的第二站,来到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该展以“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为名,将展...
关键词:国家博物馆 艺术博物馆 玻璃艺术 文明交流 敦煌莫高窟 古玻璃 丝绸之路 美术馆 
四川地区出土古玻璃的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被引量:3
《核技术》2007年第2期119-124,共6页李飞 李青会 干福熹 张斌 承焕生 申世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207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JCX-N04)资助
质子激发X荧光(PIXE)技术是一种对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进行非破坏性分析的有效方法。采用PIXE技术对四川地区出土的战国(770—476B.C.)和六朝(220—589A.D.)时期古玻璃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战国时期的玻璃璧和蜻蜓眼玻璃...
关键词:质子激发X荧光 古玻璃 化学成分分析 
揭开我国古玻璃“身世”之谜
《记者观察(上)》2003年第3期26-28,共3页王勉 
玻璃管、玻璃珠、玻璃衣……随着各式各样玻璃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的出土,古代中国人是否掌握制造玻璃技术又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关键词:腓尼基 地中海 沿岸 商船 沙洲 河口 海水 碳酸钠 苏打 水涨 沙滩 起源 秘密 观赏 搁浅 船员 玻璃 
浅谈古玻璃
《收藏》2001年第11期73-73,共1页修文明 
古代玻璃是一种具有较高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收藏品,历来为具有远见的收藏家们所青睐。在我国,古玻璃的起源上可追溯至西周时期,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可谓源远流长。但由于其在历代所生产的数量都非常少,加之其易碎的特性...
关键词:玻璃 收藏品 经济价值 收藏价值 西周时期 收藏家 装饰性 古代 历史 
青海大通县出土汉代玻璃的研究被引量:5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0年第2期22-26,共5页史美光 周福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共对12件玻璃样品进行化学组成分析.其中,部分样品还进行了密度测定,X 射线衍射分析和显微镜观察.此外,还对一颗黄色玻璃珠的表面层进行 SEM-EDX 分析.结果表明,该玻璃珠表面有金箔涂层.根据分析结果,青海大通县出土玻璃的基础成分...
关键词:汉代玻璃 金箔玻璃珠 费昂斯 古玻璃化学组成 
清代玻璃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9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2期17-26,38,共11页杨伯达 
古玻璃的配方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古玻璃往往有着各不相同的原料配方。其基本原料(二氧化硅SiO2)、助熔剂(PbO、K2O、Na2O)以及着色剂(CuO、Fe2O3
关键词:古玻璃 造办处 养心殿 博山 玻璃器 钾钙玻璃 故宫博物院 乾隆 紫石 玻璃配方 
中国古代诗文中的玻璃史料被引量:1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2期70-73,共4页李素桢 田育诚 
我国西周时期已出产玻璃,这已被发掘出来的地下出土物所证明(杨伯达先生的《西周玻璃的初步研究》一文已作了系统的研究)。历代文献中关于我国古玻璃的片断记载是不少的,《尚书·禹贡》中提到“璆琳”,《汉书》上始见“琉璃”二字。实...
关键词:琉璃 古玻璃 史料 西周时期 我国古代 玻璃器 汉书 白玻璃 禹贡 古代诗文 
西周玻璃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7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2期14-24,共11页杨伯达 
解放后三十年来的西周考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从墓葬和遗址中曾发掘出大批的玻璃制品。目前所知,一九五四年——一九五五年河南洛阳中州路、一九五五年——一九五七年河南陕县上村岭、一九五五年——一九五七年陕西沣西张家坡。
关键词:古玻璃 三十年 西周早期 宝鸡市 奴隶主 西周晚期 考古工作 洛阳 装饰品 河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