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货币

作品数:393被引量:20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石俊志汪锡鹏翁东玲陈雨露林文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金融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百姓依法织造的麻布货币——中国古代货币漫谈之五
《当代金融家》2021年第6期153-155,共3页石俊志 
战国晚期,秦国的布币是百姓用麻织造的。这种用麻织造的布币依靠法律的强制进入流通,行使货币职能,在很大规模上替代了铜钱流通,从而使秦国获得大量富余的铜钱和铜材。于是,秦国利用这些节约下来的铜钱和铜材,购买军人和制造军械,终于...
关键词:战国晚期 布币 货币职能 秦国 秦始皇 铜钱 劳役 商品经济 
西戎秦国创造的半两钱--中国古代货币漫谈之四
《当代金融家》2021年第5期155-156,共2页石俊志 
秦国规范了铢、两制度,为钱币制度的规范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秦国原本是个边陲小国,向东扩张遇到晋国的阻碍,向西发展兼并西戎,遂依据西戎百姓及土地而成大国。在战国诸侯争雄的竞争中,秦国虽然属于后起之秀,货币制度却发展迅猛,在各诸...
关键词:诸侯国 秦襄公 半两钱 秦国 西征 周平王 秦穆公 货币制度 
白狄民族发明的鲜虞刀--中国古代货币漫谈之二被引量:1
《当代金融家》2021年第3期153-155,共3页石俊志 
燕人生性豪爽,不重视窖藏和墓葬,历史资料甚少,能够证明燕国度量衡情况的刻印铭文的金属器皿,竟然连一件都没有被发现。所以,燕国青铜刀币的单位和重量难以确定。华夏农耕文化下,青铜农具"钱"作为原始数量货币流通,引发了青铜布币的仿...
关键词:鲜虞 戎狄 金属器皿 游牧文化 白狄 农耕文化 游牧民族 度量衡 
华夏民族最早的钱币空首布——中国古代货币漫谈之一
《当代金融家》2021年第2期152-154,共3页石俊志 
由于作为铲形农具的钱的生产相对分散,难以实现统一规范,钱与钱之间存在着重量差异和价值差异,按照个数交易具有大小轻重不一的问题。于是,古人仿照钱的形状铸造了布币。布币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青铜数量货币。
关键词:空首布 价值差异 重量差异 布币 钱币 统一规范 华夏民族 货币 
金银之属谓之宝,钱帛之属谓之货——中国古代货币法史料释义之十三
《当代金融家》2018年第4期152-154,共3页石俊志 
北朝的铜钱流通较少,布帛是重要的货币,行使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黄金和白银主要用作宝藏手段,或用作贡献及赏赐。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唐代初期。所以,唐朝的法律依旧规定黄金和白银作为宝藏手段,铜钱和布帛作为流通手段。然而,随...
关键词:流通手段 钱帛 古代货币 铜钱 宝藏 支付手段 谓之 东征西讨 大唐王朝 白银 
贯钞独行,无他货以相杂——中国古代货币法史料释义之十二
《当代金融家》2018年第2期159-161,共3页石俊志 
胡衹遹主张单一纸币制度,他认为货币流通应该采取单一本位制度,不可采取复合本位制度。如果采取复合本位制度,必然会出现良币与劣币,人们储藏良币而抛出劣币,对货币的正常流通和稳定是极其不利的。在铜钱与纸币之间,胡衹遹主张使用纸币...
关键词:古代货币 纸币 无他 货币流通 铜钱 宝钞 至元宝钞 纸币流通 交钞 大明通行宝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