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环境意义

作品数:510被引量:3681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玉兰孙柏年解三平肖良陈荣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第四纪东南极普里兹湾外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2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107-116,共10页武力 李隆威 王汝建 肖文申 陈志华 葛淑兰 黄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6077);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GK2022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030401)。
【目的】研究东南极普里兹湾外深海区晚第四纪沉积物序列磁化率特征,提取磁化率所蕴含的古环境信息。【方法】使用岩芯多参数扫描仪测试研究区四个沉积物岩芯的磁化率,计算磁化率合成曲线,校正磁化率稀释效应和粒度效应。【结果】四个...
关键词:东南极 普里兹湾 磁化率 晚第四纪 冰川 
重庆涪陵二龙口剖面P—T界线附近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5
《地质学报》2021年第3期868-882,共15页李佳昱 梁婷 朱小二 郭玉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0210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462015YJRC019)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编号PRP/indep-4-1517)资助的成果。
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中,利用大气暴露面上沉积物恢复古环境的研究至今尚未展开。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的二龙口剖面在二叠纪末位于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内,为礁后开阔台地相,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界线附近沉积了较为完整的海相碳...
关键词:古风化壳 P—T界线 黏土矿物 二龙口剖面 古环境 
晚上新世以来菲律宾海盆XT4孔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1年第1期42-51,共10页丁雪 胡邦琦 徐方建 郭建卫 崔汝勇 易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菲律宾海盆底层水体性质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响应机制”(4197619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1010);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晚上新世以来菲律宾海盆风尘沉积记录研究”(SKLLQG1805);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亚太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动力学”(XDB40000000)。
菲律宾海是典型风尘汇聚区,菲律宾海远离吕宋岛的深海沉积物是重建构造尺度亚洲风尘演化历史的良好载体。选取菲律宾海盆XT4孔沉积物开展了黏土矿物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明确该孔黏土矿物来源的基础上,探讨了晚上新世以来亚洲风...
关键词:黏土矿物 风尘 季风 上新世 菲律宾海 
陕北盐盆中奥陶统马五段蒸发岩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8
《地质学报》2018年第8期1680-1692,共13页赵海彤 张永生 邢恩袁 王琳霖 于冬冬 商雯君 桂宝玲 李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点含钾盆地富钾规律;战略选区与深部探测技术示范"(课题编号:2017YFC060280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03000150011;121201103000168508);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PRP/open-1308)资助的成果
奥陶纪时期陕北盐盆位于华北海与祁连海的连接处,该地区在中奥陶世沉积了巨厚的蒸发岩-碳酸盐岩相,其马家沟组五段岩性以中薄层泥晶-细粉晶白云岩-硬石膏岩、中厚层粗粉晶白云岩与灰岩、中厚层石盐-硬石膏、硬石膏-石盐-泥岩的组合特征...
关键词:硫同位素 MSR 沉积环境 中奥陶统 陕北盐盆 
永安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与古环境意义被引量:4
《地层学杂志》2011年第3期268-277,共10页祖辅平 舒良树 李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634022;40972132);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08-I-01)资助
晚古生代永安盆地位于华夏块体武夷山隆起南缘,发育在前泥盆纪基底之上,是在政和—大埔断裂带基础上经伸展作用而成的一个沉积断陷盆地。盆内不同时代含碳层位样品δ13Corg值的变化及其与邻区样品δ13Corg值的对比研究显示了盆地本身乃...
关键词:同位素 有机碳 沉积环境 晚古生代 永安盆地 福建 
华南地区早奥陶世-中奥陶世疑源类生物群落分析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4
《科学通报》2010年第1期52-59,共8页燕夔 李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02006;40672014;J0630967);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083108;2009404)资助
疑源类是早古生代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组成者,绝大多数疑源类被发现于海相地层中,在元古代和古生代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初级生产者的位置.以疑源类为主体的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群落的分布对其他生物类群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应用聚类分...
关键词:早奥陶世-中奥陶世 疑源类 华南 群落 古环境 
南海北部C4站柱状沉积中的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2
《海洋学研究》2009年第2期1-6,共6页张玉兰 龙江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6021);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资助项目(908-01-CJ19);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200704)
对南海北部C4站柱状沉积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率孢粉、藻类成分的分析和研究,同时测定了部分样品的AMS14C年代,划分了该站柱状沉积物地层时代,相应恢复了南海北部9800aBP以来植被、气候、环境的3个演替阶段。南海北部C4站从下至上可划分...
关键词:C4站位 孢粉 古环境 南海 
南海东部深海沉积中的孢粉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
《海洋通报》2009年第1期55-58,101,共5页张玉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027602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0704)
通过对南海东部149站深海柱状剖面的孢粉、藻类研究,根据孢粉成分的变化将该孔沉积层从下至上划分为4个孢粉组合带。1带:Pinus-Quercus(常绿)-Umbellferae-Gramineae-Pteris孢粉带(407~270cm);2带:Dacrydium-Quercus-Cyathea-Pinus-Pol...
关键词:南海东部 149站 孢粉 藻类 古环境 地层 
南海北部海域柱状沉积的孢粉、藻类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5
《热带海洋学报》2008年第6期44-48,共5页张玉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6021);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CJ19海南岛区块海底底质调查与评价项目(908-01-CJ19);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0704)
对南海北部C4站柱状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率孢粉、藻类研究,部分样品作了AMS14C年代测定。根据孢粉成分的变化将南海C4站从下至上划分了3个孢粉组合带,依次为:1带(258—194cm)为以Pinus-Quercus(常绿)-Polypodiaceae-Pteridium-Pteris-Dicra...
关键词:南海 全新世 孢粉 藻类 古环境 
广富林遗存在上海地区的首次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第6期41-44,共4页张玉兰 
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2005BLS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602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0501)
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1999年重新发掘,在发掘中首次发现了类似豫东王油坊类型的文化———广富林遗存文化。本次采集了广富林遗址05SGIT1240探方样品,进行孢粉、藻类研究。根据孢粉、藻类成分特征,划分出了3个孢粉组合带,恢复了当时的古...
关键词:广富林遗存 先人 古环境 上海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