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砚

作品数:222被引量:3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淑芬裴建华苏梅赵丽红王拴庄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收藏家协会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北京故宫博物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闽南谜书《文虎》考略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104-106,共3页连志荣 
《文虎》是李禧于1933年将厦门谜家许宗岳的《古砚斋谜集》和蔡抟《春山染翰楼谜剩》合编而成的一本谜集。通过考证其成书过程和作者生平,分析其内容和艺术的特点,阐述《文虎》在闽南灯谜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和价值,为进一步研究和传承...
关键词:《文虎》 《古砚斋谜集》 《春山染翰楼谜剩》 许宗岳 蔡抟 李禧 
绛州访砚记——蔺氏三代传承绛州澄泥古砚散记
《中国文房四宝》2024年第3期0131-0134,共4页张翔 
三晋大地访砚,首站选择绛州,今日之新绛县。
亲昔贤之手泽:从《兰千山馆砚谱》探讨清代金石学家砚铭文化
《西泠艺丛》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邓君浩 
“兰千山馆”为林柏寿(1895—1986)的斋号,在近代书画鉴藏史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林柏寿收藏丰富,以庋藏书画名品闻名于世,并托谭旦囧编《兰千山馆砚谱》,而其古砚的收藏却易被世人忽略,本文即从砚谱考察其收藏的趣味及清代金石学...
关键词:林柏寿 兰千山馆 古砚 金石学 
“砚韵拓影——历代古砚全形拓展”前言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年第7期56-56,共1页任斌 
书契既造,砚墨乃陈,自文明肇始,砚即相伴至今。因其质坚寿久,材美工巧,掞文载道,最与文人相亲。两千年来,砚也被赋予了砥砺节操、文脉相承等诸多含义。纵向而观,汉之三足砚、晋之辟雍砚、唐之箕形砚、宋之抄手砚、明清之随形视,历代皆...
关键词:代不乏人 工艺特征 文人相亲 材美工巧 箕形砚 文化差异 
砚韵拓影——历代古砚全形拓展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年第7期57-63,共7页张云川 张鹏 魏暑临 
汉至南北朝部分:中华砚史,源远流长,从原始到成熟,从简到繁,从粗到精,历经若干历史变革。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研磨器是砚的雏形,到了汉代,研盘与研石组成的研磨器具,影响着整个汉代砚的发展。形制从圆饼砚、砚板,再到兽足石砚、四神带盖三...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四神 研磨器 石砚 红丝石 南北朝 汉代 
“以我观石”与“以石观我”——《西清砚谱》所收明清古砚“物形”研究
《东方收藏》2023年第5期18-20,共3页张惟笑 
《西清砚谱》以清宫旧藏历代古砚为基础,选取其中240方形态各异的古砚编撰成书,代表着清代官方收藏的最高典范。书中所收古砚,从外形轮廓来看,包括圆形、方形、植物形、动物形、器物形等多种形制,就其中所录的明清随形古砚而言,植物形...
关键词:《西清砚谱》 以我观石 以石观我 物形 
永嘉华严石古砚再露峥嵘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年第1期90-91,共2页李杰森 
前言若要研究明代嘉兴黄氏家族的才女群,沈纫兰则是一道绕不过去的亮丽风景线;若要研究万历永嘉古砚,和万历温州知府卫承芳一样,沈纫兰也是一道绕不开的古砚丰碑。
关键词:纫兰 永嘉 黄氏家族 万历 
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未堂》古砚考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2年第12期82-83,共2页李杰森 
引言2017年《收藏家》第6期上发表《一方铭文古砚的考证——兼论古砚的文化属性》的论文,作者为傅山。古砚台照片见图1、图2、图3。一、古砚新考开宗明义,笔者认为此组照片显示的古砚台,由明代大收藏家子京项元汴监制、题铭、收藏。砚...
关键词:项元汴 《收藏家》 子京 文化属性 收藏家 砚台 堂号 明代 
古砚拍卖行情观察
《文物天地》2022年第7期117-125,共9页阮富春 
砚的使用历史可远溯至秦汉,考古出土的秦汉砚数量少,已有石、陶、铜、漆等主流材质。魏晋南北朝瓷砚盛行,中晚唐端砚、歙砚、红丝砚、澄泥砚已经出现。两宋文治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文人阶层重视砚的制作与收藏,石砚成为主流,端砚、歙...
关键词:四大名砚 澄泥砚 洮河砚 歙砚 端砚 红丝砚 
古砚收藏和鉴赏
《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2022年第7期46-46,共1页薛文威 
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材的运用极为广泛,其中以山东青州的红丝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古敦州的款砚、甘肃卓尼的逃河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古砚的收藏和鉴赏可以从质地、工艺、铭文、品...
关键词:四大名砚 广东肇庆 山东青州 文房四宝 红丝砚 品相 收藏 装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