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笛

作品数:328被引量:36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昌燧张居中夏季郑祖襄王子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河南博物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黄河之声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色达骨笛源流发展与文艺特点探究
《黄河之声》2020年第21期72-73,共2页李姝萌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基金项目《“色达骨笛”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实录与挖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色达骨笛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本文从色达骨笛的源流与发展情况介绍了该项非遗的基本情况,并从其制作工艺与表现模式等角度分析了色达骨笛的文化艺术特点,得出其隶属于"甘肃骨笛"的支流,是甘肃地区骨笛发展的延续,并于上世...
关键词:色达骨笛 佛教 藏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考古学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价值——以曾侯乙编钟和贾湖骨笛为例
《黄河之声》2018年第7期10-11,共2页汪晨殷文 
音乐考古学是音乐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曾侯乙编钟和贾湖骨笛是我国二十世纪重大考古发现。1978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让世人领略到中国先秦音乐的魅力,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音乐考古学逐渐得到大批音乐史学家的重视。1986年贾湖骨笛的出土...
关键词:音乐考古学 音乐史研究 曾侯乙编钟 贾湖骨笛 价值 
人类文明艺术的火光——长笛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16年第14期111-112,共2页陈睿明 
长笛是属于木管组家族的乐器,但是不同于木管组其他的簧片乐器,长笛发音不需要簧片。自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长笛经常被欧洲人所使用,17世纪末的巴洛克时期长笛使得很多作曲家给他写作各种形式的作品。作为人类可考证的最早发明的乐器,...
关键词:长笛 骨笛 历史起源 吹奏特点 
世界上最早的笛子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09年第2期82-82,共1页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闻名于世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遗址河姆渡,先后出土了一百六十多件珍贵的骨笛.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笛子。这批笛子多用禽骨制作而成,长约6—10厘米,直径在1厘米左右。大部分都是横开2个音孔。
关键词:笛子 河姆渡 民族管乐器 黄墓渡 骨笛 赵松庭 最早 
笛子
《黄河之声》2008年第19期115-119,共5页
笛子技法简介笛膜近代笛子分南北二派:北派多用吐音、花舌、滑音、剁音等技巧.南派则常用颤音、打音、叠音、振音等技巧。此外。
关键词:笛子 骨笛 河姆渡 横吹 吹孔 中国古代 音孔 各民族 演奏家 民间音乐 
笛子的发展历史及其特色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03年第3期29-29,共1页王建华 
笛子,古代叫“横吹”,后来亦称为横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资料中记载,“横吹”原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乐器,约公元前190—87年间的汉武帝时期才由西域传至当时的首都长安(今西安)。隋代(公元581—618年)以后,有大横吹和小...
关键词:发展历史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九十年代 横吹 笛子 贾湖骨笛 音乐考古 武帝时期 竹笛 西域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