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泡沫

作品数:772被引量:994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斌周爱民陈国进钟伟张贻军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经济导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股市飞涨预示中国面临风险
《经济导报》2009年第20期27-28,共2页威廉·佩塞克 岳晋(译) 
常识告诉我们,中国的股市繁荣显然是一个泡沫。但谁也不知道股市泡沫什麽时候会破裂。 自今年以来,上证综合指数已经上涨了45%。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中国财力雄厚确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健康可以支持股市飞涨。虽...
关键词:股市泡沫 中国 风险 预示 上证综合指数 经济危机 投资者 财力 
大陆、台湾、日本股市泡沫的比较与对策
《经济导报》2007年第50期26-29,共4页朱磊 
今年以来中国大陆股市迅速飙升,专家学者对大陆股市是否存有泡沫的看法大不相同,但是回首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後期,日本、台湾股市泡沫的形成,流动性资金的过剩,外贸盈余的大增以及本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都与目前中国大陆股市及经济...
关键词:股市泡沫 中国大陆 台湾省 日本 专家学者 资金 升值 美元 
美国经济的新泡沫故事
《经济导报》2007年第43期32-33,共2页金启仁 
楼市泡沫变股市泡沫 以目前美国经济情况看,失业率低及就业人数增加,似乎意味着美国的房地产衰退情景没有传递到经济领域内其他层面。
关键词:美国经济 股市泡沫 故事 楼市泡沫 经济情况 就业人数 经济领域 失业率 
“今年泡沫爆破机会有三成!”——访晋裕环球资产管理联席董事林伟雄
《经济导报》2007年第30期4-5,共2页李尚毅 
踏入今年,环球经济出现一个很明显的景气现象。不论是成熟还是新兴市场。股市的表现都令人鼓舞。即使是近年经济表现稍为疲弱的美国及日本,股市也分别创了历史及近年新高。纵然如此,晋裕环球资产管理投资研究部联席董事林伟雄却只对...
关键词:股市泡沫 资产管理 林伟雄 爆破 董事 环球经济 新兴市场 经济表现 
台湾股市泡沫是大陆的前车之鉴——台湾股市从泡沫泛滥到破灭的过程
《经济导报》2007年第22期25-27,共3页朱磊 
大陆股市狂升的情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台湾也出现过。当年由於台湾连续出现贸易顺差,大量外资涌入,迫使新台币大幅升值,造成股市和房市狂升不止,泡沫化严重。当局屡屡采取措施对应,并祭出了釜底抽薪的一系列办法,其后金...
关键词:股市泡沫 台湾经济 破灭 大陆 泛滥 经济高增长 贸易顺差 金融泡沫 
点评
《经济导报》2007年第19期10-11,共2页
中国股市高烧不下。储蓄存款流向股市成“股市泡沫”,令股票价值都偏离了企业实际的资产经营状况。股市资金过剩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发行“新股.来稀释过剩的资金,但是中国目前的股票发行制度和时间限制,决定了新股发行的时间不可能...
关键词:股票发行制度 中国股市 资金过剩 新股发行 金融衍生品 股市泡沫 储蓄存款 经营状况 
“三招”效力温和股热难退
《经济导报》2007年第21期44-45,共2页李尚毅 
为对抗过热的股市,内地人民银行於周前一口气推出“宏调三招”:上调存贷息率、存款准备金率及增加人民币浮动波幅。但措施对股市的冷却作用只维持了不足一小时,A.B股市在继後时间续屡创新高。直至前美国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发表...
关键词:美国联邦储备局 股市泡沫 效力 存款准备金率 人民银行 格林斯潘 B股市场 A股市场 
内地股市泡沫不足惧短暂调整是正常
《经济导报》2007年第21期48-48,共1页
有关内地股市泡沫论的争议已扩散至国际层面,除了香港的富豪如李嘉诚和李兆甚相继发言,表示内地股市出现泡沫外,连前任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亦对中国股市表现提出警告,谓有可能出现急速下挫(dramatic contraction),以及现时中...
关键词:股市泡沫 内地 中国股市 联邦储备局 格林斯潘 李嘉诚 国际 富豪 
内地股市若高烧有水两池可降温
《经济导报》2007年第16期5-5,共1页安华 
一如多数市场人士预测的那样,2007年中国A股市场一路震荡盘升,上证综合指数从2006年末收市时的2675.47点稳步走高,虽然1、2月先后因股市泡沫的争论和加息的传闻引起沪深市场两次大幅震荡,但市场的上升趋势未改,3月18日加息的消息兑...
关键词:A股市场 降温 内地 上证综合指数 市场人 股市泡沫 上证指数 加息 
A股市场需要一个稳定的价格预期
《经济导报》2007年第7期17-17,共1页安华 
1月25日上证指数大跌117.76点的悲情数日后得以重演,1月31日上证指数暴跌144点。两次暴跌的幅度接近,原因也大致相同,前一次源于媒体披露的美国投机大师索罗斯看空中国股市的言论,后一次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海外发表...
关键词:价格预期 市场需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稳定 A股 上证指数 中国股市 股市泡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