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波兰

作品数:31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周美云李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历史》《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793年俄国瓜分波兰的经济动因--以俄波黑海贸易摩擦为例
《黑河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161-164,共4页李猛 
18世纪末,俄国凭借俄土和约获得的黑海北部区位优势,建立起新的黑海国际贸易通道。为满足黑海北岸俄国地主的贸易需求,俄国采取措施推动黑海港口贸易的发展,企图将波兰的商业资源集中到俄国控制的黑海地区。与此同时,由于北方商路的阻塞...
关键词:俄国 波兰 黑海贸易 贸易摩擦 
俄国三次瓜分波兰 波军两次杀进莫斯科 波兰和俄罗斯的五百年恩怨
《报刊荟萃》2015年第9期75-77,共3页孙力舟 
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的专机在俄罗斯的卡廷森林附近坠毁,机上包括卡钦斯基夫妇及众多高官在内的96人死亡,事发地点——卡廷森林让这出惨剧更显悲情,苏联1940年杀了约两万名波军战俘,其中4421人正是死在卡廷森林,事实上...
关键词:俄罗斯 波兰 恩怨 1940年 森林 莫斯科 纪念卡 遇难者 
华沙怀绪:华沙起义博物馆
《轻兵器》2013年第22期40-43,共4页方雨 
华沙起义博物馆(War saw Uprising Museum)位于华沙市Wola区,是为纪念1944年8、9月间为反抗纳粹占领军而举行的大规模起义中牺牲的波兰军民所建。该博物馆筹建较早,直到2004年7月31日(即华沙抗暴起义届满60周年)才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
关键词:华沙起义 博物馆展示 瓜分波兰 纳粹德国 波兰人 家乡 沙市区 占领区 空投 苏军 
被历史湮没的卡廷森林惨案
《源流》2011年第1期8-13,共6页怀畅 
2010年5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向波兰承诺说,俄罗斯准备解密卡廷事件的秘密文件,以促进两国关系的改善。
关键词:白俄罗斯 瓜分波兰 苏联解体 事件 纳粹德国 斯大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 波兰人 乌克兰 
卡廷惨案 谁是斯大林的帮凶?
《国家人文历史》2010年第9期76-80,共5页吴皓 
卡廷森林,波兰人的伤心之地。最近的一次坠机事件,再次唤醒它沉睡70年的悲惨记忆。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的专机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的卡廷森林附近坠毁,包括卡钦斯基夫妇及众多高官在内的96人遇难。70年前的这个时候,同样在这...
关键词:斯大林 瓜分波兰 苏联政府 波兰人 白俄罗斯 戈尔巴乔夫 战俘营 尸体 纳粹德国 乌克兰 
一万五千波兰军官被杀的惨剧
《百年潮》1998年第5期68-74,共7页晓光 陈红 
这是在前苏联西部城市斯摩棱斯克(现白俄罗斯境内)附近约90公里处的原始森林。一条铺满青草和落叶的小路,蜿蜒地伸向密林深处的一块空地。亭亭玉立的白桦树陪伴着的那座孤独的石碑,默默地诉说着一个沉重的故事,一个尽管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关键词:瓜分波兰 前苏联 军官 斯大林 波兰人 白俄罗斯 西部城市 事件 秘密协定 调查报告 
论波兰三次被瓜分与卡廷惨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39-44,共6页王春良 
波兰历史上的三次被瓜分,沙皇俄国要承担主要责任。1940年发生的卡廷惨案一直是历史疑案。史实证实,这一惨案是苏联政府所为,共屠杀了21857万名波兰军官。
关键词:苏联的压力 斯大林 秘密议定书 苏联政府 波兰政府 瓜分波兰 白俄罗斯 惨案 波兰人 军官 
评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被引量:2
《史学月刊》1995年第3期94-101,共8页万安中 
评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万安中叶卡特琳娜是在"踏过几个尸体──而且其中之一是她丈夫的尸体"①后登上俄罗斯沙皇宝座的。对于女皇的登台,俄国和欧洲各国的政治家们曾预言:"她的统治将和彼得一世以后的几个沙皇一样,是短命的,...
关键词:叶卡特琳娜二世 俄国 女皇 普加乔夫 起义军 瓜分波兰 土耳其 俄土战争 贵族 伊丽莎白 
波兰5·3国庆节的由来
《世界知识》1992年第15期19-19,共1页宗赣 
波兰在历史上曾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772年第一次被瓜分后,波兰丧失大片疆土。列强的侵吞及当权贵族的孱弱无能激起波兰人整顿国是的强烈愿望。经过不懈努力,波兰于1788年至1792年间召开议会(即所谓“四年议会”)。在这...
关键词:波兰人 爱国主义者 自由否决权 曾三 市民阶层 波兰议会 瓜分波兰 四年 爱国主义精神 沙生 
万湖之国——白俄罗斯共和国
《世界知识》1991年第24期24-25,共2页郑羽 
多难的历史白俄罗斯人同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一样,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根据史书解释,“白俄罗斯”一词不仅指该民族皮肤白皙、喜欢穿白色衣服,也蕴含着从蒙古人的统治下(13世纪)获得自由之意,并且是“有主权和自由的罗斯”。9至11世纪...
关键词:乌克兰人 东斯拉夫人 基辅罗斯 万湖 皮肤白皙 蒙古人 卫国战争 波兰人 瓜分波兰 白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