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研究

作品数:101被引量:19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储槐植陈兴良杨建红杨皖宁孙道萃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法学家陈兴良与他的“学术地图”
《法律与生活》2024年第12期40-43,共4页丁杰群(整理) 
13卷、36年、415篇——这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学术生涯的注脚。他将累累硕果凝练于《刑法研究(十三卷本)》(以下简称《刑法研究》)这部论文集中,并因此荣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
关键词:北京大学法学院 刑法学家 陈兴良 刑法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生涯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制售游戏外挂行为的类型化刑法研究
《交叉科学快报》2024年第4期631-638,共8页王天琪 
游戏外挂的广泛使用严重破坏了游戏公平,侵犯了游戏开发商的利益,对游戏外挂的规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刑法规制外挂行为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外挂类型区分不明、罪名适用混乱的问题。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以...
关键词:游戏外挂 侵犯著作权罪 罪名适用 技术原理 
比较刑法研究的方法论——功能性比较研究方法和理想类型的范式进路
《刑事法评论》2024年第1期47-65,共19页 项佳航(译) 
比较法研究旨在点明和寻找多种法律体系之间的异同。要在国家层面有意义地执行外国法律体系的要素,以及顺利实现国际和超国家司法的目标,前提是在规范基础方面坚持不同传统的法律秩序之间的相互理解。这项研究的重点是刑事司法领域的基...
关键词:比较研究 国内外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 研究方法论 功能性比较 理想类型 欧盟法院 时效期间 举证程序 辩诉交易 
基于算法"黑箱"个人信息安全的刑法研究
《网络空间安全》2024年第3期41-45,共5页王熙雯 
[目的/意义]在网络空间环境日益复杂,算法不断"黑箱"化的背景下,探析网络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风险问题,对于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有效治理和保护领域稳定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算法"黑箱"概念的界定、个人信...
关键词:算法黑箱 个人信息 刑法保护 网络空间安全 数据安全 
老龄化背景下老人殡葬问题刑法研究
《争议解决》2023年第6期2707-2712,共6页李静怡 
老龄化的冲击使老人殡葬问题凸显,尤其是老龄化冲击下产生的特殊老人殡葬问题即社会养老机构、子女及其他亲属将濒死老人移送火化现象如何制裁问题。实践中对该现象的刑法规制路径存疑,而常常以行政处罚或单位内部处理草草结案,导致制...
关键词:老龄化 生命权 殡葬 
网络空间个人信息安全刑法研究
《争议解决》2023年第3期1073-1079,共7页吴雯婧 
在大数据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不断增加,侵害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网络空间下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更加刻不容缓。本文结合目前网络空间现状,分析个人信息的法益与保护的不足之处,“经被收集者知情同意”条款的滥用侵害信...
关键词:网络空间 个人信息 法益 非法使用行为 
积极开拓和构建当代中国反恐刑法学——评赵远博士《当代恐怖活动犯罪暨反恐刑法研究》一书
《河北法学》2022年第1期187-200,共14页储槐植 张拓 
一、应当高度重视反恐刑事法治及其研究自2009年“7·5”事件发生后,恐怖活动犯罪的严峻形势迅速凸显,国家立即采取各项严厉措施与手段,更加全面与深入地强化反恐怖工作。暴恐事件的多次发生不断刺激着国家的政治神经,但是我国依然保持...
关键词:恐怖活动犯罪 《刑法修正案(九)》 反恐刑法 恐怖主义 反恐怖 武力反恐 刑事法治 法治体系 
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晚期的劓刑刑法研究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2022年第1期81-86,共6页张履正 李家骏 
甲骨文资料表明商代已有劓刑。《尚书》虽记载原始社会晚期有劓刑,但未见相关考古资料报道。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藏有一件外鼻缺失的陶塑人头像。通过对人像鼻部形态分析及对人鼻缺失的不同原因进行考察,笔者认为该器物很可能是受劓刑人...
关键词:原始社会晚期 劓刑 象刑 
物价管控的限时刑法研究被引量:1
《中国监狱学刊》2021年第3期39-44,共6页涂龙科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中将"疫情防控期间"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以非法经营罪处罚,是极为罕见的限时刑法立法例。该规定以司法机关的名义颁布,主体不适格、没有普遍性、无前置的行政法依...
关键词:限时刑法 空白罪状 溯及力 
新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路径分析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1年第10期69-70,共2页张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也为公民的隐私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侵害。因此,本文就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进行探究,并阐述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公民权益 个人信息 刑法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