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特权阶层

作品数:26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黄宗良赵鹤梅冯佩成刘伟刘克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商》《吉林工商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演变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6年第1期00043-00043,269,共2页王传敏 
回顾苏联共产党的丧权教训,梳理苏联党内官僚特权阶层的历史形成过程,能够深刻把握当前我们党的发展形势,为当前我们共产党进行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对我们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苏联 官僚特权阶层 演变 
对苏联官僚特权阶层本质的研究综述
《商》2015年第28期34-34,共1页齐晓娟 赵雪 
近年来,不同派别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本质进行深入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拟对国内外学者对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本质这一问题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苏联官僚 特权 本质 
苏联特权现象演化逻辑与反对特权困境被引量:2
《廉政文化研究》2013年第6期50-55,共6页胡扬 曹雪松 
苏联的特权现象经过了干部待遇特殊化、特殊待遇扩大化、干部特权异化、官僚特权阶层固化等四个渐进的演化过程。而苏联反特权却经历了列宁时期的坚决打击官僚特权、斯大林时期的放纵特权、赫鲁晓夫时期的针对特权改革再到勃列日涅夫时...
关键词:苏联 特权现象 反对特权 官僚特权阶层 
苏联干部制度的历史变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7-23,共7页冯佩成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项目"俄罗斯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与中俄关系研究"(批准号:11D079)
苏联干部制度是苏联政治制度的核心,干部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苏联政治进程重要的内容之一。布尔什维克党建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奠定了苏联干部制度的雏形,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初期,干部任命制原则取代民主选举制原则,权力高度集中...
关键词:干部制度 职业革命家组织 官职等级名录制 官僚特权阶层 
杨小凯的求学之路
《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18期40-40,共1页丁东 
杨小凯的求学之路有如唐僧取经,充满了艰难险阻。他的学名原为杨曦光,生于1948年。父亲杨第甫曾任湖南省委秘书长、统战部长,1959年庐山会议后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文革"开始时,杨曦光在长沙一中读高一。1967年写了一张大字报《中...
关键词:官僚特权阶层 武汉大学 湖南 右倾机会主义 经济控制论 唐僧取经 庐山会议 巴黎公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反革命 
论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历史演变及其深远影响被引量:6
《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115-120,共6页陶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9CZZ028);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13SJD810003)
苏联时期的官僚特权阶层历史演变经过了斯大林时期的官名册制度,再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最终形成、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壮大并阻碍改革三大阶段。苏联官僚特权阶层既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根源之一,也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形成的最早利益集团。
关键词:苏联 官僚特权阶层 历史演变 影响 
浅谈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独特性
《北方文学(下)》2013年第6期206-206,共1页展忠宇 
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而正是这个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一个身具独特性的官僚特权阶层。这个时期的苏联官僚特权阶层有如下特点:领导干部队伍的老化和任期的终身制,特权官员思想保守僵化、极力垄断权力,官僚特权阶...
关键词:勃列日涅夫时代 官僚特权阶层 独特性 保守僵化 
论官僚特权阶层与苏联解体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63-65,102,共4页王晓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民主风险问题研究"(09BKS019)阶段性成果;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以人为本理念与中国人权建设的相关性研究"(2011B270)阶段性成果
前苏联的官僚特权阶层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壮大于勃列日涅夫时期,变质于戈尔巴乔夫时期,官僚特权阶层对苏联解体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汲取前苏联在官僚特权阶层问题上的教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官僚特权阶层 苏联 社会主义国家 
试析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时间——兼论苏联早期特权腐败现象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唐静 李鹏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苏联官僚特权阶层腐败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形成时间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本文试图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同时分析苏联前期的官僚主义和特权现象的巨大危害。
关键词:官僚腐败 特权阶层 监督体制 
论戈尔巴乔夫的双重角色及其改革的失败
《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144-147,共4页郭春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权阶层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演变”(批准号08BKS039)的阶段性成果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改革的发动者,同时又是官僚特权阶层的成员。他的这种双重角色使他在改革中把追求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而置苏联党和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同时也使他不可能领导一场成功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剧变。
关键词:双重角色 官僚特权阶层 苏联剧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