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程序

作品数:771被引量:1830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瑞华王敏远陈光中万毅刘方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外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刑事诉讼程序的整体性原理 对阶段式诉讼构造的反思
《中外法学》2024年第5期1163-1183,共21页程衍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有效帮助目标导向下我国值班律师制度建构的实践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CFX0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运作,强调诉讼阶段独立性、程序分割性、机关主导性,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构造的特质。阶段性构造是事权分工的权力配置模式在司法领域的体现,强调实践质效的价值导向。但是,刑事诉讼程序的阶段性构造,在真实发现、人权...
关键词:刑事诉讼阶段 整体性程序原理 以审判为中心 侦查中心主义 法律援助 
德国刑事证据禁止理论问题研究被引量:26
《中外法学》2008年第1期117-134,共18页李倩 
一、德国刑事证据禁止理论概述 德国的刑事证据禁止理论最初由Beling教授于1902在图林根大学率先提出,随后成为德国刑事诉讼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刑事证据的禁止,即如果调查取证程序损害了犯罪嫌疑人或证人的基本权利,那么这些证...
关键词:刑事证据 德国 犯罪嫌疑人 刑事诉讼法 调查取证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 基本权利 证人 
英美证据法的历史与哲学考察被引量:6
《中外法学》2004年第3期257-283,共27页易延友 
普遍的观点认为,使英美法系诉讼区别于大陆法系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二者在事实发现程序方面存在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集中体现于证据规则方面的重大差异。众多学者认为,当代英美法系的证据规则比大陆法系的证据规则更为复杂、精致。...
关键词:英美法系 证据法 证据规则 证据制度 刑事诉讼程序 证据标准 交叉询问规则 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二十世纪中国之刑事诉讼法学被引量:18
《中外法学》1997年第6期1-23,共23页陈瑞华 
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以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法律学科。在二十世纪初期以前的数千年历史中,中国法律不仅民刑混杂,而且实体与程序也没有得到区分,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刑事诉讼法学无由产生。现代刑事诉讼法学...
关键词:中国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程序 诉讼行为 刑事诉讼制度 刑事证据 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 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刑事诉讼法典 
汉简《奏谳书》和秦汉刑事诉讼程序初探被引量:39
《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48-57,共10页张建国 
1983年末至1984年初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发掘的247号墓,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包括重要的古代法律文献。1985年第1期《文物》登载了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的《江陵张家山汉简概述》一文,对这批汉简作了简要的介绍。经整理小组几年来的整理,...
关键词:《奏谳书》 刑事诉讼程序 案例 《汉书·刑法志》 汉简 张家山 秦汉 审判程序 李学勤 《封诊式》 
欧美国家犯罪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被引量:22
《中外法学》1996年第4期61-63,共3页魏彤 
一、犯罪被害人的起诉权 一国关于被害人诉权的规定,是被害人的法律地位和对被害人加以保护的核心内容。从近年来大多数国家的规定来看,对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确定,不仅仅局限于被害人是否证人的范畴,而是在立法和实践中不断增强被害人的...
关键词:犯罪被害人 被害人影响陈述 刑事诉讼程序 赔偿令 起诉权 检察官 诉讼中 欧美国家 被害人保护 刑事司法程序 
新刑诉法对辩护制度的重大发展被引量:2
《中外法学》1996年第3期33-34,共2页肖胜喜 
令世人瞩目的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已经颁布,即将生效。这次修改刑诉法,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刑诉法的修改,表明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更加成熟,更加文明和民主,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关键词:被告人 辩护制度 委托辩护人 新刑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指定辩护人 辩护权 新刑事诉讼法 犯罪嫌疑 刑事诉讼程序 
论美国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主义被引量:1
《中外法学》1990年第4期63-67,共5页王忠毅 
当事人主义是我们对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结构(或称诉讼模式)的一种概称。从哲学的角度看,诉讼结构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它也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不同的诉讼结构体现了不同的诉讼原则。因此,研究美国的刑事诉讼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美...
关键词:当事人主义诉讼 刑事诉讼程序 被告人 刑事诉讼结构 陪审团 纠问式诉讼 法官 刑事诉讼制度 美国人 职权主义 
战后日本刑事诉讼改革简述
《中外法学》1990年第4期76-78,共3页林建华 
二次大战后,日本法在美国法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1946年制定的新宪法,增加了许多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为了与新宪法的内容保持一致,1947年施行《关于随着日本国宪法的施行而制定的刑事诉讼法的紧急措施的法律》,1948年制定了...
关键词:战后日本 刑事诉讼改革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程序 被告人 沉默权 补偿法 当事人主义 嫌疑犯 日本国宪法 
国外关于刑事生效裁判矫正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国外法学》1986年第6期41-44,共4页汪建成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一旦确立,不得擅自更改。这是刑事诉讼中一个古老的法则。但是,已经确立的判决,未必就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这种判决的确定性和其实性之间的矛盾,从...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典 法律效力 法院判决 再审程序 再审制度 被告人 社会形态 刑事诉讼程序 刑事案件 高等法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