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时间

作品数:40被引量:16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白玉龙董玉武姚友礼徐家宽蔡建中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业气象》《现代农业》《作物学报》《科技风》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干热风”的发生原因及抵御措施
《河南农业》2024年第23期60-60,共1页杨艳会 赵曙光 
沁阳市“干热风”灾害经常发生在小麦扬花灌浆期,即4月中下旬至6月初。“干热风”如果发生在小麦扬花初期,可能出现扬花时间短、小花败育率高现象。“干热风”如果在小麦灌浆期发生,则可能使灌浆时间变短,灌浆量减少,茎叶严重失水或者...
关键词:干热风 小麦灌浆 败育率 灌浆时间 灌浆量 沁阳市 
预制墙体冬期灌浆施工关键技术探析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109-112,共4页王仲阳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针对预制墙体冬期灌浆施工的重难点,探究灌浆料制备、灌浆时间选择、灌浆套筒技术、温度监测与加热保温等关键工序的施工要点,并对施工成效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施工中严格按规定制备灌浆料,合理选择灌浆时间,及时...
关键词:预制墙体 冬期灌注 灌浆时间 灌浆套筒 保温升温措施 
水稻‘甬优15’分期播种的气象条件适宜性试验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22年第7期106-109,共4页王一凡 劳晓璨 余丽萍 叶海龙 
浙江省气象局科技计划项目青年科技项目(2020QN35)。
研究旨在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得到水稻‘甬优15’在本地播种最适宜播期,以提高其产量及品质。根据2016—2020年龙游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甬优15’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和2018—2019年水稻品质数据,通过对比试验,得到‘甬优15’的产量与品质和...
关键词:水稻 分期播种 ‘甬优15’ 灌浆时间 水稻品质 
如何确定玉米最终收获期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9年第17期39-40,共2页
在玉米即将收获的时候,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是增加粒重、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产环节。玉米适当晚收,既能够延长籽粒灌浆时间,也能够提高玉米产量。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产量下降。有些地方有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苞...
关键词:玉米产量 收获期 千粒重 生产环节 灌浆时间 成熟度 籽粒 果穗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其与千粒重的关系被引量:16
《中国农业气象》2019年第10期630-636,共7页刘红杰 倪永静 任德超 杜克明 葛君 朱培培 赵敬领 黄建英 吕国华 胡新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2017YFD0300410-0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3-31)
基于2017/2018年度黄淮冬麦区田间试验观测数据,采用Logistic方程,对2个弱春性和6个半冬性冬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分析,研究千粒重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半冬性品种的灌浆速率普遍高于弱春性品种,其灌浆中后期的高...
关键词:冬小麦 基因型 LOGISTIC方程 灌浆速率 灌浆时间 
当前小麦中后期管理要点及水稻前期拌种、除草工作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7年第10期39-40,共2页
温度、光照、水分、营养是影响小麦灌浆的四大因素,其中,温度对灌浆的影响尤为重要,当温度保持在20~22℃最为适宜。当温度高于25℃,灌浆会减少8天左右,灌浆时间缩短会使灌浆不饱满。当前,温度上升幅度明显,对小麦灌浆影响较大...
关键词:小麦 管理要点 除草工作 中后期 灌浆时间 温度上升 拌种 前期 
不同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6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年第2期75-85,共11页张江林 侯文峰 鲁剑巍 任涛 丛日环 李小坤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62015PY135)资助
为明确不同移栽密度条件下施氮水平对水稻籽粒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设计裂区试验,主处理为氮肥量,副处理为移栽密度,用Richards方程拟合水稻强、弱势粒的灌浆过程,从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特性间的差异认识群体产量构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水...
关键词:水稻产量 施肥量 移栽密度 灌浆速率 有效灌浆时间 
小麦抽穗扬花期田间管理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2017年第2期18-18,共1页孙力培 
小麦抽穗扬花阶段,正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多发和灾害性天气多发的时期,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改善小麦生长条件,促使小麦养根护叶,提高灌浆强度和延长灌浆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
关键词: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产量 抽穗扬花期 灾害性天气 产量形成 生长条件 灌浆时间 灌浆强度 
玉米晚收能增产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年第18期31-31,共1页
玉米恰当晚收,既能够延长籽粒灌浆时间,也能够提高玉米产量。因为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产量下降。有些地方有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苞叶刚变白时收获,此时千粒重仅为完熟期...
关键词:玉米产量 千粒重 灌浆时间 成熟度 完熟期 收获 籽粒 果穗 
玉米适时晚收增产增收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2015年第16期13-13,共1页卫计运 
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技术是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的前提下,充分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一些地方群众玉米收获期偏早、“砍青”的问题。随着农业机械化装备不断提升,秋收种麦时间大...
关键词:玉米产量 增产技术 灌浆时间 机械化装备 玉米品质 技术推广 昼夜温差 气候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