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色素

作品数:241被引量:989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成章严学兵童哲周明杨建平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水稻光敏色素互作因子OsPIL15基因编辑被引量:11
《中国农业科学》2017年第15期2861-2871,共11页季新 李飞 晏云 孙红正 张静 李俊周 彭廷 杜彦修 赵全志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41100110600);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210026)
【目的】光作为一种环境信号,可影响植物的基因表达、酶活性和形态建成。光敏色素互作因子在光信号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构建水稻光敏色素互作因子OsPIL15的CRISPR/Cas9表达载体,创制OsPIL15突变体,挖掘水稻功能基因,丰...
关键词:水稻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OsPIL15 脱靶效应 
2个玉米光敏色素C基因的转录丰度对多种光质处理的响应被引量:5
《中国农业科学》2017年第12期2209-2219,共11页牛骧 郭林 杨宗举 孙蕾 李红丹 游光霞 徐宏 孟凡华 佘跃辉 杨建平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8010002-003-002);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6YFD010100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615100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
【目的】通过NCBI数据库获得2个玉米PHYC及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析2个玉米PHYC在玉米各器官的转录丰度,以及其转录丰度对多种光质处理、黑暗到各种光质转换和光周期处理(长日照和短日照...
关键词:玉米 Zm PHYC 光信号转导 表达模式 光质处理 
甘蓝光敏色素B基因的克隆及在拟南芥中异源转基因的功能验证被引量:7
《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第22期4417-4427,共11页孙广华 原换换 樊晓聪 顾海科 宋梅芳 肖阳 孟凡华 郭林 杨青华 詹克慧 杨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267);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4ZX08010-00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615100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目的】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种植已由春、秋两季种植转变为四季栽培,因此,研究甘蓝对光温的反应能力是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光敏色素是植物最重要的一类光受体,主要响应远红光和红光的变化...
关键词:甘蓝 拟南芥 光敏色素B 去黄化反应 避荫性 
利用修饰光敏色素信号途径进行作物改良的可行性被引量:17
《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第16期3249-3255,共7页詹克慧 李志勇 侯佩 习雨琳 肖阳 孟凡华 杨建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30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0Z121);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1ZX08010-002);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09BA1088)
介绍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受光敏色素调控的光形态建成机制;综述了有关禾本科植物光敏色素信号途径及其突变体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对小麦、玉米等作物光敏色素过表达和/或功能缺失突变体的株高、开花期、避荫性反应和产...
关键词:光敏色素 光信号转导 作物改良 光形态建成 
玉米2个光敏色素A基因的克隆、蛋白结构与光诱导表达模式被引量:10
《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第10期1985-1993,共9页马燕斌 李壮 蔡应繁 周朋 肖阳 黄玉碧 付凤玲 潘光堂 杨克诚 杨建平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0Z121);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8ZX08009-003;2008ZX08010-002);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09BA108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60302-2);教育部归国人员启动费;农业部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
【目的】分析玉米2个光敏色素A基因(ZmPhyA1和ZmPhyA2)的蛋白结构及可能存在的功能区段,明确其响应于不同光线处理的表达模式。【方法】通过RT-PCR方法获得ZmPhyA1和ZmPhyA2编码的完整cDNA序列,推断2个基因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利用酵...
关键词:玉米 光敏色素A 蛋白互作 表达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