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质

作品数:1222被引量:5065H指数:4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周永章杨志军何俊国付伟李红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生物硅化研究进展——对前寒武纪硅质岩成因和硅循环的启示
《地质论评》2025年第2期670-682,共13页李绍瑞 赵东方 谭秀成 胡广 罗文军 苏琛 曾建军 邓禹 吴昊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编号:2020CX01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2302169)的成果。
硅质岩作为一类广泛分布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化学—沉积岩,在古环境、古气候及古生物领域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硅质矿物沉淀过程中微生物参与的证据不断丰富,微生物硅化模式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关于微生物在硅质矿物沉淀...
关键词:微生物硅化 硅循环 硅质成因 硅质矿物 前寒武纪 
贵州镇宁-紫云地区晚泥盆世硅质岩成因机制研究
《矿物学报》2025年第1期134-145,共12页涂灵玲 高军波 杨瑞东 蒋元 谢兴友 刘灵 李鑫正 
贵州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大协同创新项目(批准号:黔科合战略找矿[2022]ZD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63006、U1812402);贵州省沉积矿床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项目(批准号: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613)。
贵州镇宁-紫云地区晚泥盆世广泛发育了一套深水相硅质岩、硅质岩-灰岩建造。本文以贵州镇宁弄染和紫云那岩两条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镇宁弄染剖面硅质岩Al_(2)O_(3)、ΣREE、(La/Yb)_N和(La/Ce)_N值相对偏低...
关键词:硅质岩 沉积环境 成因 晚泥盆世 镇宁-紫云 
华南埃迪卡拉纪-寒武纪(551~523Ma)硅质海绵动物的分布及其对海洋氧化的影响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2期563-577,共15页叶炎 张磊 陈灿 常珊 易雨昊 冯庆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10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MOST项目(MSFGPMR201702)资助。
海绵动物不仅是最基础的后生动物,而且是海洋中重要的生态工程师,因而海绵动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问题一直吸引学界的关注.前人研究表明,海绵动物门在寒武纪第二世快速演化,而纽芬兰统的海绵化石分布零星,且保存较差.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 海绵动物 深海氧化 硅浓度 箱式模型 
超白浮法玻璃硅质原料结石的来源及控制
《玻璃》2025年第2期45-50,共6页汤建 龙盛江 伍建 李勇 郑忠 左建荣 李彦涛 高建军 
结合超白浮法玻璃的实际生产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岩相分析,确定结石缺陷的种类。通过原料、熔化工艺的排查,找出生产中原料结石缺陷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控制措施,解决了实际生产问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硅料结石 节瘤 超细粉 水分 砂团 
硅质小行星矿物定量反演研究
《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2024年第4期1-9,共9页黄小桐 黄海涛 雷开宇 华宝成 王立 吴昀昭 李彦昭 徐天弈 卢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E0109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50009);光电测量与智能感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LabSOMP-2024-04)。
了解小行星的物质组成对小行星起源与演化研究、太空资源利用以及小行星防御等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硅质小行星是近地以及内主带小行星的主要类型,也是最常见陨石普通球粒陨石的母体。为了增进对硅质小行星矿物成分的认识,本文研究了光...
关键词:小行星 光谱 矿物 修正高斯模型 定量反演 
硅质岩的三种成因类型分析与研究
《石化技术》2024年第12期114-116,共3页刘沛云 胡广 谢静平 高兆龙 胡罗嘉 
硅质岩是一类特殊化学沉积岩,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均有分布。由于抗风化能力强,对沉积时的原始信息保存较好,所以硅质岩是重建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地层中硅质岩产出形态多样,成因机制复杂。根据硅的来源和形成方式可以分为生物成因、化学...
关键词:硅质岩 放射虫 成因 
西藏阿索蛇绿混杂岩中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狮泉河-纳木错蛇绿混杂岩带构造属性的启示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4年第4期871-882,共12页曾孝文 张予杰 王冬兵 王明 申迪 余长胜 韩明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DD20240026);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项目(2019QZKK0706);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刘宝珺院士基金”。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狮泉河-纳木错蛇绿岩带中与蛇绿岩伴生的中生代硅质岩出露广泛,对于探讨中特提斯洋中生代大洋演化和狮泉河-纳木错蛇绿岩带构造属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狮泉河-纳木错蛇绿混杂岩带中段阿索蛇绿混杂岩内的硅质岩...
关键词:硅质岩 沉积环境 中特提斯 地球化学 
建筑外立面硅质改性聚苯板线条施工技术研究
《陕西建筑》2024年第12期161-167,共7页康渊远 李晓伟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外墙装饰线条的施工技术不断优化,硅质改性聚苯板装饰线条(以下简称“线条”)凭借防火性能高、重量轻、耐久性强、施工便捷、装饰效果佳等优势,在中高层建筑外立面装饰中广泛应用。然而,传统施工工艺在复杂...
关键词:高层建筑 硅质改性聚苯板线条 锚固技术 研究 
海相优质烃源岩中硅钙质来源:生物骨壁壳及其碎屑
《石油实验地质》2024年第6期1157-1165,共9页卢龙飞 陶国亮 万俊雨 申宝剑 潘安阳 秦建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2164)资助。
应用超显微有机岩石学等技术,从生物分子构成及其稳定性的角度,探讨硅质、钙质骨壁壳等生物碎屑与优质烃源岩的关系。常见的具有生物硅及硅质衍生物的生物主要是放射虫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硅藻、金藻及某些似鱼鳞藻疑源类等浮游藻类...
关键词:硅质骨壁壳生物 硅质生屑 钙质骨壁壳生物 钙质生屑 有机质含量 生物结构原生孔 
天然海水环境MICP固化硅质海砂模型试验研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4年第6期1960-1968,2009,共10页林文彬 高玉朋 罗承浩 林威 郭琼玲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0J05183,2021I1004);福建理工大学科研基金(GY-Z20091)。
设计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灌浆加固系统,开展了天然海水环境下MICP固化硅质海砂的室内缩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海水环境下MICP灌浆技术可以将大小为Φ25×50 cm砂柱固化成型,且整体质地坚硬;无损超声波检测技术表明,固化后...
关键词: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 天然海水 硅质海砂 地基改良 缩尺模型 加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