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质碎屑

作品数:41被引量:1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卢冰刘文均郑荣才李祥辉申梅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科学进展》《中国海上油气(地质)》《中外科技情报》《计算机应用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碳酸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碳酸盐与硅质碎屑的混合沉积机理和控制因素探讨被引量:25
《地质论评》2013年第4期615-626,共12页赵灿 李旭兵 郇金来 于玉帅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油气地质综合调查-桑植-石门及邻区油气地质综合调查及地层对比研究"(编号1212011220745)及"雪峰山西侧黔江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及地层研究"(编号1212010782005)的成果
混合沉积作用是一类特殊而又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沉积现象,混合沉积作用的研究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国内对其沉积机理、控制因素等方面的认识仍不够深入,经典的范例较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等近期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混合沉积 研究进展 混积类型 混积机理 
南海北部陆坡混合沉积地层模式及地震响应特征被引量:8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第S1期88-95,共8页马玉波 吴时国 邢树文 鲁银涛 谷明峰 赵撼霆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9CB219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409308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102042)
混合沉积是指碳酸盐岩与陆源硅质碎屑在沉积上的混合,它是一种沉积机理特殊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现象。混合沉积分为4种沉积模式:间断混合,相混合,原地混合和源地混合。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的研究,识别了其中中新世碳酸盐岩台地、碳酸...
关键词:混合沉积 碳酸盐岩 硅质碎屑 中中新世 地层模式 
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北部中新统硅质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4
《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第8期41-47,共7页董朔朋 祝彦贺 
波拿巴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新生界千余米的浅海碳酸盐岩背景下,中新统底部发育一套12~52 m硅质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其中硅质碎屑作为潜在的良好储集体,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综合运用录井、测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认为盆地北部研究区...
关键词:波拿巴盆地北部 中新统 碳酸盐 混合沉积 
化学和物理作用对碳酸盐岩声学特征的影响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2009年第4期25-31,共7页T. Vanorio 谭云冬(译) 白振瑞(校) 
碳酸盐岩有着巨大的经济意义。世界上有60%的石油储量蕴藏在碳酸盐岩油藏中,并且天然气储量的潜力也很巨大。然而,由于在沉积以后的成岩过程中岩石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碳酸盐岩的成岩矿物经历了复杂的化学作用(即溶解和交代作...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藏 化学作用 声学特征 物理作用 硅质碎屑岩 地球物理数据 岩石物理特征 天然气储量 
海平面相对变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以美国西部宾夕法尼亚—二叠纪碳酸盐—硅质碎屑岩混合岩层为例
《海洋地质动态》1997年第12期18-19,共2页EugeneC.Rankey 龚建明 
海平面相对变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以美国西部宾夕法尼亚—二叠纪碳酸盐—硅质碎屑岩混合岩层为例EugeneC.Rankey为了使海平面相对变化和气候变化模式广泛采用,下面几个条件必须满足:第一,海平面升降变化必须与...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 气候变化 碳酸盐 硅质碎屑岩 混合岩 
混积型硅质碎屑-碳酸盐沉积体系中最大海泛事件的识别——全球年代地层对比的关键
《地质科学译丛》1997年第4期13-16,41,共5页Ernest A.Mancini 朱德玉 
沉积层序中的最大海泛事件是地层对比的重要资料,因为它实质上代表等时的地层。这种事件是根据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滨岸到大陆斜坡环境硅质碎屑沉积中的特殊物理面和/或微化石组合(相对化石丰度峰值)的显著变化加以识别的。在混积型硅质...
关键词:海泛事件 硅质碎屑 碳酸盐 沉积体系 地层对比 
龙门山地区泥盆纪碳酸盐与硅质碎屑的混积相与混积机理被引量:40
《岩相古地理》1997年第3期1-10,共10页李祥辉 刘文均 郑荣才 
"八五"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研究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献屈指可数。扬子西缘龙门山地区泥盆纪发育了这类良好的混合沉积。作者根据实际材料,首次从这一思路出发,识别出该区泥盆纪Emsian期到Givetian早期的混积相四...
关键词:泥盆纪 碳酸盐 硅质碎屑 混积相 岩石混合 
硅质碎屑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9
《沉积学报》1994年第3期56-66,共11页徐北煤 卢冰 
次生孔隙形成的机制是地球化学家和岩石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之一。硅质碎屑岩中的成岩碳酸盐胶结是世界各大油田极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这种碳酸盐与碎属矿物的水化作用和有机质将进入成熟期的脱羧基作用有关。脱水化作用所放出的Ca2+...
关键词:硅质碎屑岩 碳酸盐 胶结物 储层 
70届AAPG年会(1985)的海区报告内容一瞥
《海洋地质动态》1985年第11期8-9,共2页陈颐亨(摘编)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年会不仅是美国各地区性分会和专业学会一年一度的重要学术交流例会,而且由于邀请了许多外国石油地质机构派员参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次国际盛会。会议时间虽短(3月23—27日),但内容极为丰富,除有构造地质(...
关键词:大陆边缘 硅质碎屑 海区报告 碎屑岩 碳酸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