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趋

作品数:282被引量:1590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季荣高宏董继元曾军孙红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多环芳烃的真菌漆酶转化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被引量:17
《微生物学通报》2017年第7期1720-1727,共8页林先贵 吴宇澄 曾军 李烜桢 张晶 尹睿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No.2007AA0611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No.2014CB441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801091;41201301;41371310)~~
漆酶可以转化多种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二十年来,通过多学科协同研究,对真菌漆酶转化多环芳烃的机制、特征等各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入。基于漆酶等真菌木质素分解酶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不断发展,并逐渐走向田间应...
关键词:多环芳烃 农田土壤 生物修复 漆酶 环境归趋 
我国二噁英污染水平和环境归趋模拟被引量:5
《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261-265,共5页刘淑芬 田洪海 任玥 陆勇 刘爱民 杜兵 周志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421602)
运用LevelⅢ逸度模型,研究了我国环境介质中二噁英的平均浓度水平和迁移规律.比较不同尺度下的模拟结果表明,LevelⅢ逸度模型可以应用于较大尺度的研究.数据显示,虽然我国二噁英排放总量较大,但是环境介质中TEQ(指二噁英毒性当量质量浓...
关键词:二噁英 逸度模型 TEQ平均值 环境归趋 
水华蓝藻产毒的生物学机制及毒素的环境归趋研究进展被引量:20
《湖泊科学》2009年第6期749-757,共9页宋立荣 陈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CB418000);中国科学院重大交叉项目(KZCX1-YW-14-1)联合资助
本文介绍并评述了蓝藻水华中最常见的毒素——微囊藻毒素的产生途径和环境归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微囊藻毒素的来源、结构和一般特性;微囊藻毒素的分子合成机制、分布、产生规律及其功能;以及微囊藻毒素的环境归趋.重点介...
关键词:蓝藻 微囊藻 微囊藻毒素 合成 归趋 研究进展 
QSAR/QSPR在POPs归趋与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5
《化学进展》2007年第10期1612-1619,共8页王斌 余刚 黄俊 胡洪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No.2003CB415007)资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目前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高危害性有机污染物,对它们的环境归趋分析和风险评价需要获得大量可靠的性质数据和毒性数据,而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相关(QSAR/QSPR)方法为快速有效地获得这些数据提供了可能性。QSAR/QSP...
关键词: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相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归趋 风险评价 
杀虫剂十氯酮的多介质环境行为模拟被引量:7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年第8期583-587,共5页吴磊 谢绍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02CB211600)
应用EQC模型模拟十氯酮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归宿和迁移通量。结果表明:土壤是十氯酮最大的贮存库,在稳态平衡条件下,残留率达到95.0%;在稳态非平衡条件下,十氯酮单独排放到水体,有37.5%残留在于排放的水体中,其在大气的浓度水平和质量分布...
关键词:十氯酮 EQC模型 环境归趋 
应用EQC模型评估灭蚁灵和十氯酮的环境归趋被引量:8
《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第5期50-56,共7页吴磊 谢绍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2CB211600)
应用EQC模型评估了灭蚁灵和十氯酮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行为和归趋.结果表明,在稳定平衡状态下,灭蚁灵和十氯酮在土壤相中的残留率分别达95.6%和94.5%;在稳定非平衡状态下,灭蚁灵除直接排放到大气相、十氯酮除直接排放到水体相中外,还分别约...
关键词:灭蚁灵 十氯酮 EQC模型 环境归趋 POP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