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长负责制

作品数:312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肖傅洪伟陈伯良颜春满黄玉芳更多>>
相关机构:工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村金融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建立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农村金融研究》1993年第12期51-55,共5页翟洪尧 赵剑辉 
农业银行系统非正常贷款前清后增、边清边增一直是影响信贷资产质量提高的顽症。笔者认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关键,在于立足防范,堵住源头,因此,必须建立信贷风险防范机制。一、农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现状以河北省农业银行系统为例,1992...
关键词:信贷风险防范 信贷资产质量 贷款计划 抵押担保 项目贷款 固定资产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逾期贷款 行长负责制 抵押贷款 
加强基层农行信贷计划管理的思考
《农村金融研究》1993年第9期24-26,共3页谷原川 怡秀萍 
农业银行自恢复以来,基层行在信贷资金计划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在业务经营计划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然而,当前农业银行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基层行计划管理水平低,仍具...
关键词:基层农行 信贷计划 银行职能 计划管理 经营计划 资金营运 联行汇差资金 现金管理 行长负责制 中外商业银行 
关于专业银行股份制化的研究
《农村金融研究》1993年第4期25-28,共4页方成 蒋守丰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是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时的阶段性产物,是对国有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改革的一种探索。银行作为特殊的国有企业,能不能实行股份制,怎样实现股份制,这是当前议论较多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银行股份制 股份制企业 企业财产 国有企业 银行储蓄 银行股票 经营机制 行长负责制 股票发行 股票市场 
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矛盾及对策
《农村金融研究》1992年第12期41-45,共5页范振斌 
目前,专业银行的企业化经营受诸多外阻内障的困扰,各方面矛盾比较突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表现: 从外部来看: 部分贷款的政策性与追求银行自身经营效益的矛盾。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存款,就其主要来源运用情况看,都只是使用价值的...
关键词:企业化经营 信贷经营 银行投资 资金营运 营业机构 利息收人 银行资金 证券投资 行长负责制 金融机构 
统分结合 多层经营——农业银行深化改革 完善经营机制的若干思考
《农村金融研究》1992年第10期10-14,共5页郑传基 张少刚 
1.研究中国农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和完善经济机制,总是离不开对它的总体组织体系框架的设定。比如说,有些人坚持把农业银行从系统整体上当作一家独立的国营大型金融企业来研究,另一些人意欲将其“再构造”为众多的单元制商业银行来对待,则...
关键词:经营机制 金融企业 组织体系 资金营运 基层机构 统分结合 行长负责制 单元制 县级支行 信贷部门 
农业银行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金融研究》1992年第9期15-20,共6页刘桂平 
十年改革开放使农业银行发生了巨变,存贷款业务成倍增长,新业务不断开拓。但是,对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要求,对比其他专业银行的发展,特别是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步伐相比,我们还相距甚远,业务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存贷款业务 世界金融业 金融业务 银行业务 金融事业 银行电子化 资金调拨 行长负责制 金融意识 自动柜员机 
坚持按企业化方向深化改革
《农村金融研究》1992年第7期1-4,共4页喻成栋 
深化改革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农业银行的改革方向本来并不是什么问题,但近年来由于客观和主观方面的种种原因,使改革的目标方向变得模糊起来,有人说农业银行实际上是一个政策银行、机关性质、事业管理的“四不象”。本文不想...
关键词:政策银行 担保贷款 目标方向 资金市场 行长负责制 固定资产贷款 业务发展情况 存款增长 流动资金贷款 国家专业银行 
关于县支行管理的几点思考
《农村金融研究》1992年第2期56-59,共4页刘梅生 
农业银行县支行,是农业银行的基层经营机构,拥有核定的信贷基金,并通过吸收存款作为自己的资金来源,按照计划在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前提下,受权独立自主地发放贷款,实行相对独立经济核算的一级经济实体。作为企业,要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
关键词:信贷基金 经营机构 独立经济核算 吸收存款 经营目标 行长负责制 经营管理 信贷结构调整 目标分解 信贷质量 
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兼评建立政策性银行的可行性
《农村金融研究》1991年第5期24-27,共4页郑良芳 
对“七五”期间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如何进行评价存在不小的分歧,有的认为企业化改革搞糟了,有的认为专业银行企业化已成为“画饼”,有的认为客观条件不具备等等。对“七五”期间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评价,这是关...
关键词:企业化改革 政策性贷款 资金运营 财务管理体制 宏观调控任务 行长负责制 金融企业 农副产品收购 营业机构 准备金制度 
产生非正常贷款的原因及其对策
《农村金融研究》1991年第4期65-65,共1页王锡宽 王智辉 王占山 
一、产生非正常贷款原因原因之一:银行、信用社信贷人员(包括决策者)业务素质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乡镇企业而言,由于承包体制的输入,一些企业的承包者缺乏债务观念,信用观念,对市场供求状况信息不灵。
关键词:信用观念 信贷政策 市场供求状况 承包者 行长负责制 经济发展 业务素质 集体决策 跟踪管理 预测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