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作品数:2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温建东陈雨露王光宇孙芙蓉姚崇慧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卓越理财》《经济导刊》《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周恩来如何规定公务喝酒?
《中外管理》2017年第2期2-3,共2页楊光 
“明年,接着扛。”去年年底,原国际贷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面对我们第25届恳谈会“扛与变”的主题与我耳语道。转过年来,我们发现2017年的“扛”,与其笼统说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倒不如进一步说我们将面临更多“第一次”所...
关键词:周恩来 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不确定性” 喝酒 公务 美国总统 副总裁 
欧债危机难免“火烧连营”
《瞭望》2012年第31期40-40,共1页张茉楠 
久拖不决的希腊危机近来再次成为焦点。欧盟委员会、国际贷币基金组织、欧洲央行“三驾马车”返回希腊,以重新推动希腊停滞不前的经济方案,并将决定是让该国继续获取1300亿欧元援助资金,还是任其破产。但考察的结果很可能是“凶多吉...
关键词:危机 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欧盟委员会 “三驾马车” 经济衰退 欧洲央行 经济方案 援助资金 
美元霸权幕后 博弈金融新秩序
《瞭望》2012年第23期18-18,共1页健君 
距离即将在墨西哥LosCabos召开的2012年G20峰会,还有两周时间。5月初,就此次G20峰会再次为国际贷币基金组织(IMF)增资4300亿美元的议题,美国财政部副助理部长马克·索贝尔表示,“继续提高富有经济活力的新兴经济体在1MF内的份额...
关键词:美元霸权 金融新秩序 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博弈 新兴经济体 经济活力 墨西哥 财政部 
观点
《中国税务》2011年第11期5-5,共1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仍然较强,但短期内也面临物价上涨较快、资本流入较多的挑战。未来,中国政府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关键词: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经济增长动力 中国政府 物价总水平 部长级会议 物价上涨 资本流入 国际货币 
国际机制中的中国面孔
《瞭望》2011年第29期50-50,共1页江涛 
国际贷币基金组织(IMF)新掌门人拉加德刚上任就开始对自己的工作班底进行调整,这其中包括提名现任总裁特别顾问、来自中国的朱民为IMF副总裁人选。如果此项提名获得通过,朱民将成为IMF1944年成立以来首位出任副总裁的中国人。
关键词:中国人 国际机制 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副总裁 IMF 提名 
希腊危机使亚洲成为避风港
《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10期42-43,共2页李籁思 
危机令市场资金设法避险,受到较小影响的亚洲经济体正面临大量热钱涌入的问题 借助IMF(国际贷币基金组织)的帮助,1100亿欧元的一揽子“援助”希腊计划已经出台。作为代价,希腊必须在今后三年从融资市场中消失,而且其国民还要忍受经...
关键词:亚洲经济体 希腊 危机 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市场资金 融资市场 经济调整 IMF 
走和平共赢的人民币崛起之路被引量:1
《中国金融》2010年第11期95-95,共1页陈雨露 
纪念中国恢复在国际贷币基金组织(IMF)合法席位50周年,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从历史当中来寻求思想的力量,以探求未来50年中国的大国货币制度.为此,笔者拟谈几点认识。第一,19世纪以来,四代国际贷币体系演进的历史表明,日益全球化的...
关键词: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人民币 共赢 和平 国际贷币体系 货币制度 稳定平衡 体系结构 
极其重要的问题
《卓越理财》2010年第3期29-29,共1页
英国《The Economist》2月刊 近期,国际贷币基金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Oliver Blanchard对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将通胀维持于低水平——提出了质疑,并认为中央银行应该将目标定在4%的通货膨胀率,而非作为传统目标的2%。如今,由...
关键词: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首席经济学家 宏观经济政策 新兴市场国家 通货膨胀率 中央银行 The 
专访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英文)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09年第10期46-48,共3页Miriam Fisher 
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Franz Geithner),美国经济学家,现任美国财政部长。1961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曾先后就读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并学习过中文和日语。1988年进入美国财政部工作;1995~2001年,历任...
关键词:财政部长 美国外交 特纳 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霍普金斯大学 达特茅斯学院 经济学家 布鲁克林 
IMF改革与中国角色
《财经》2009年第21期14-14,共1页
国际贷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与世界银行年会10月7日在伊斯坦布尔双双落幕。继9月下旬美国匹兹堡的G20峰会之后,此次接踵而来的年会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主要在于世人对于IMF的改革憧憬。然而,会议的结果难尽如人意,IMF在后危机时代...
关键词:改革时机 IMF 中国角色 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伊斯坦布尔 世界银行 年会 匹兹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