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间关系

作品数:261被引量:32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日华赵蜀蓉陈玉聃张蕴岭徐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领土完整行为规范与领土诉求结束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75-77,共3页姚炯 
领土诉求指两个主权国家对于某(多)块领土的主权存在明确的、互相对立的声索。一片争议领土通常具有较高的有形(包含的自然资源或战略价值)与无形(与一国的主权或文化相关)价值,因此,领土诉求的存在与否会显著影响国家间关系。两个存在...
关键词:主权国家 国家间关系 军事冲突 领土完整 行为规范 自然资源 
超越规则:国际法的论辩主义转向
《新华文摘》2023年第8期150-153,共4页陈一峰 
引言长期以来,“规则性”被视为国际法的基本属性,国际学界普遍将国际法定义为一套支配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规则。将国际法定义为规则,属国际法学界的通说,这一立场可以概括为规则主义。将国际法定义为规则,既是对国际法功能的说...
关键词:国际法规范 法律拘束力 国际法学界 国家间关系 规则主义 国内法 法律约束力 基本路径 
超越规则:国际法的论辩主义转向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118-120,共3页陈一峰 
引言长期以来,“规则性”被视为国际法的基本属性。学界普遍将国际法定义为一套支配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规则。将国际法定义为规则,属国际法学界的通说,这一立场可以概括为规则主义。将国际法定义为规则,既是对国际法功能的说明...
关键词:法律拘束力 国际法 国家间关系 规则主义 基本属性 规则性 
国际秩序演进与中国的时代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5期99-100,共2页王鸿刚 
一现代国际秩序是指由一系列现代性理念做支撑,并随着现代国家的出现和日益增多以及世界范围内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国家间秩序安排。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欧洲的政治学家和政治家们相继提出一系列关于国家自...
关键词:主权平等 国家间关系 国际法治 相互印证 时代责任 政治学家 现代性特征 理念原则 
菲律宾仲裁案 无助于南海主权争议的缓解
《今日中国》2014年第5期14-15,共2页朱锋 
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议,不仅需要依靠国际海洋法规则,更需要强调国家间关系中的合作与友好原则。在许多国际纠纷的场合,秉持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友好原则,比冷冰冰的国际司法诉讼更为重要。
关键词:南海主权 仲裁案 菲律宾 国际纠纷 国家间关系 国际关系 司法诉讼 合作 
刍议韩国的环境外交被引量:1
《东北亚研究》2010年第1期43-48,共6页马建英 
随着跨国环境纠纷成为冷战后影响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因素,全球环境外交日渐兴起。韩国环境外交既是维护本国环境利益的城要,也是扩张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韩国环境外交的特征是:重视环境外部因素胜过环境本身;时常表现出被动中立...
关键词:环境外交 韩国 对外发展援助 环保技术 应对气候变化 环境合作 国家间关系 国际影响力 
略论马克思的国际条约法思想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62-63,共2页蔺运珍 
国际条约法是伴随着国际条约的发展而出现和不断完善的,其作用在于调整和规范国际法主体间的条约关系。国际条约法主要包括条约的缔结和生效、条约的效力、条约的解释以及条约的失效等内容。19世纪中期后,国际条约已较为成熟。
关键词:国际条约法 国际法基本原则 巴黎宣言 国家间关系 欧洲列强 国际社会 丹麦人 约文 世界政治经济 拘束力 
国际社会的现代变革与国际经济法
《当代世界》2008年第6期47-49,共3页贺小松 
国际社会的现代变革及其法治化要求国际社会的现代变革主要指国家间关系同一性和普适性的增强。冷战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区域化、团体化趋势突显,介于全球与地域之间、各实体相互间作为和平共存之基础的关系网络显得越来越重...
关键词:现代变革 国际社会 国际经济法 经济全球化趋势 国家间关系 关系网络 非中心化 现代化 
《国际法教程》学习辅导
《领导之友》2006年第3期60-62,共3页付文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是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行为准则。因此,应通过学习国际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制度,拓宽视野,提高依法评析国际事务的能力,并运用国际法这一武器,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关键词:学习辅导 国家间关系 学习目的 行为准则 国际关系 国际事务 国家利益 《国际法教程》 
中国与印尼:如何实现善意互动?
《21世纪商业评论》2005年第11期120-122,共3页庄礼伟 
把关于"没有永久的敌人"和"好种族和坏种族"之间的争论就留给动物主义者和种族主义者吧。对于中国和印尼这对"冤家"来说,该如何从互利合作出发,改善相互间的认知,增加相互间的认同与善意互动,逐渐减少国家间关系上的动物性,进而谋求较...
关键词:善意 印尼 中国 种族主义 国家间关系 互利合作 邻居关系 动物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