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储蓄

作品数:234被引量:28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汪巍刘明志李强刘日红陈柳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球价值链与遗漏的美国出口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2期85-86,共2页邢予青 
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贸易逆差国。2015年,美国贸易赤字达到了7450亿美元。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以及其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大部分对美国贸易逆差的研究都基于国内生产总值...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国内储蓄 贸易赤字 贸易逆差 政策制定者 储蓄与投资 负面影响 
改革比刺激更重要
《财新周刊》2019年第4期7-7,共1页管涛 
2019年中国有可能会出现经常项目顺差扩大。外贸顺差大小不取决于贸易摩擦而取决于国内储蓄投资缺口,外贸进口多少不取决于关税而是取决于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当前市场的主流看法是2019年中国的外贸顺差将减少.经常项目有可能逆差。
关键词:经常项目顺差 改革 投资缺口 外贸顺差 国内储蓄 贸易摩擦 消费需求 外贸进口 
国内储蓄率变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
《现代金融》2018年第10期32-34,31,共4页苏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吴斌 徐青 朱颢罡 
储蓄是一个广义的的概念,包括狭义的国内储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以及外汇储备。而世界银行对于国家总储蓄率的定义为:国民总收入减去总消费量,再加上净转移收入,这个指标涵盖的范围较广,不仅包括了居民个人,还将企业和政府也纳入统...
关键词:总储蓄率 国内储蓄 国民储蓄率 国民总收入 经常账户顺差 企业部门 居民个人 西方国家 
要高度重视居民储蓄率下降问题
《中国经济信息》2018年第7期20-20,共1页易会满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全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居民储蓄是国内储蓄的主要来源。但从2010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率持续下降,成为拉动国民总储蓄率下滑的主要因素。居民储蓄增速从2010年以前的16%下降到2017年的7.7%;
关键词:居民储蓄率 2010年 国内储蓄 总储蓄率 拉动 
FDI影响发展中东道国股市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证券交易所为例被引量:1
《当代经济》2017年第10期132-136,共5页Jihane Aayale 胡燕 
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发展中东道国股市发展的影响,对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证券交易所为例进行实证检验,以股市发展为被解释变量,以FDI为解释变量,以国内储蓄和汇率为控制变量,依据1993...
关键词:FDI 股市发展 国内储蓄 汇率 
完美之圈终结于“一带一路”
《国际融资》2017年第10期19-20,共2页皮帕·马尔姆格林 肖茜 王亚宏 
亚投行的建立标志着一种改变资本如何流入世界经济以及流向何处的努力。过去,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将其国内储蓄循环成美国、英国、欧盟和日本的主权债务。这帮助了这些发达国家以超过自己所能承受的方式进行生活,因为从新兴市场流入...
关键词:新兴市场国家 发达国家 资本市场 世界经济 国内储蓄 主权债务 金融资产 经济活动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土产能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代世界》2017年第8期54-57,共4页魏敏 
土耳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已由最初的疑虑、审视,转变为关注,进而积极响应、寻求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中国与土耳其的国际产能合作顶层设计基本完成,重点合作领域和方向已基本确定,并取得了早期收获。不过,中土双...
关键词:早期收获 顶层设计 结构性问题 出口收入 贸易不平衡 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路径 国内储蓄 军事政变 经济增长周期 
国务院参事陈全生:“一带一路”与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债券》2017年第5期7-8,共2页
“一带一路”建设非常需要加强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巨大的需求,但是这些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拿不出这么多钱,也没有这么高的国内储蓄,不能解决基...
关键词:信用评级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 国务院 发展中国家 经济共同体 国内储蓄 资金问题 沿线 
“一带一路”为什么是中国
《中华儿女》2016年第19期46-49,共4页卢峰 
财新传媒对本文支持
从更广阔视角观察,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开局顺利与成效彰显,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构想把中国大国经济崛起特定阶段的多方面优势变量聚焦到一点,即通过协同效应形成破局造势效果。
关键词:国际人士 经济崛起 布雷顿森林 协同效应 国民储蓄 新丝绸之路 储备资产 国内储蓄 特定阶段 资本形成 
美国国会眼中的中国经济
《新产经》2016年第7期79-82,共4页徐振宇 孙艺多 
从报告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经济大国。2015年10月21日,美国国会更新了由美国的亚洲贸易与金融专家莫瑞斯(Wayne M.Morrison)主笔的的研究报告,题目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历史、趋势与挑战及其对美国的意义》。2013年,该报告就...
关键词:美国国会 亚洲开发银行 莫瑞斯 MORRISON 经济学人 金融专家 购买力平价 证券交易所 经济增长 国内储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