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气

作品数:105被引量:31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桂朋陈立奇高众勇何真邓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极地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巴伦支海近40年来海洋热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
《极地研究》2023年第2期183-196,共14页赖颖 王雪竹 葛志成 陈姣 陈美香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80510);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0-ZD-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6218)资助。
利用ORAS5海洋-海冰再分析数据集,研究发现1979—2018年间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且有持续上升趋势。海-气热通量是控制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北大西洋流的海洋热输运则影响其年际变化和上...
关键词:巴伦支海 海洋热含量 海洋热输运 海-气热通量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估算区域性海-气CO_2通量研究综述被引量:2
《极地研究》2015年第3期271-281,共11页许苏清 陈立奇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海三科2009002);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KP201204)资助
海-气CO2通量的估算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外推算法的不断改进,基于海表层水CO2分压的调控影响因子,在不同的海域发展了不同参数的海表p CO2遥感外推算法,获得了区域性多时空尺度长时间序列的海域碳"源-汇"...
关键词:海-气CO2通量 卫星遥感 外推算法 极区海域 
南大洋海-气CO_2通量研究进展被引量:5
《极地研究》2009年第1期60-68,共9页孙恒 高众勇 
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18B04);极地战略研究基金(20070224)资助
南大洋是全球最重要的CO2汇区之一。准确估算南大洋及其各海区的海-气CO2通量,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对预测和评估未来南大洋在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发挥的作用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南大洋广阔的海域,恶劣的气候条件、自身复...
关键词:南大洋 海-气通量 调控因子 时空变异 
利用卫星数据估算南大洋海-气CO_2通量的展望被引量:6
《极地研究》2007年第2期151-157,共7页许苏清 陈立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1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6001;40676062);国家社会公益专项(2004DIB5178);极地科学基金资助
本文简述了南大洋在全球碳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极地海域海洋CO2通量现场实测数据调查的局限性和存在问题,借鉴国外学者在大洋利用卫星数据估算海-气CO2通量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在南极积累的二十多年的大洋考察资料,展望我国在南大...
关键词:卫星数据 海-气CO2通量 南大洋 
南大洋二氧化碳源汇分布及其海-气通量研究被引量:24
《极地研究》2001年第3期175-186,共12页高众勇 陈立奇 王伟强 
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9836 0 0 1 )
在 1 999年 1 2月 - 2 0 0 0年 2月“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往返于中山站和长城站期间 ,进行了大气及海表层 CO2 分压的连续测量。研究结果表明 ,在 80°W- 0°- 80°E之间 ,南大洋基本上是大气 CO2 的汇 ,尤其在 45°W- 3 0°W及 1 0°W- ...
关键词:二氧化碳 分压 南大洋 海气通量 中山站 夏季 初级生产力 
西太平洋海-气二氧化碳分压差及其通量研究被引量:4
《极地研究》1998年第1期77-82,共6页王伟强 黄宣宝 张远辉 
本文研究了中国第八次南极科学考察青岛至南极航渡中所观测到的大气与海水二氧化碳分压资料,结果表明:7°N以北、0°至2°S、10°S至43°S之间及58°S以南的海域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汇区,其间碳通量平均约为6.1mg/...
关键词:二氧化碳通量 分压差 太平洋 海-气交换 碳循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