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数值模式

作品数:22被引量:16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袁业立华锋孙乐涛潘增弟高志一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海洋开发与管理》《海洋科学进展》《气象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基于SVM的海浪要素预测试验研究被引量:10
《海洋科学进展》2019年第2期199-209,共11页金权 华锋 杨永增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大气海洋耦合机制;同化方法与数值模式研究(2017YFC1404200)
采用支持向量机对海浪要素中的有效波高进行预测,采用风场和波浪场作为学习要素,对比不同特征向量对有效波高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取台湾岛东部海区作为实验区域,使用NCEP再分析的数值模式数据作为学习样本。选用支持向量分类机,建立了4...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 海浪要素预测 海浪数值模式 
近45年南海-北印度洋波浪能资源评估被引量:23
《海洋科学》2012年第6期101-104,共4页郑崇伟 李训强 潘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9504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1-03)
利用ERA.40海表101TI风场驱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简称WW3),得到南海-北印度洋1957年9月~2002年8月的海浪资料,计算该海域的波浪能,分析波浪能流密度的四季分布特征、不同能级出现的频率及波浪能流密度的稳定性,...
关键词:风场驱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 南海 北印度洋 波浪能 能流密度 稳定性 
基于MPI的LAGFD-WAM海浪数值模式并行算法研究被引量:16
《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第4期401-407,共7页王关锁 乔方利 杨永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和改进(2006CB403605)
在LAGFD-WAM海浪串行数值模式基础上,利用MPI信息传递机制实现其并行化。通过对模拟区域合理划分,对数据采取分块加载,实现了各个节点的负载平衡;通过对算法的改进实现了粗粒度计算,大幅度减少了通信量,从而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对串...
关键词:并行计算 加速比 海浪模式 
球坐标系下MASNUM海浪数值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52
《海洋学报》2005年第2期1-7,共7页杨永增 乔方利 赵伟 滕涌 袁业立 
国家S863项目"模块化巨浪遥感信息提取与复合分析技术"(2001AA63307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渤黄东海环流及其变异预测数值模式和海洋大气灾害应用"(G1999043809)
为开展海浪对海洋上混合层的搅拌混合作用及其对海气界面通量的影响等研究,在LAGFD WAM区域海浪数值模式基础上建立了球坐标系下的全球海浪数值模式.重点导出了球坐标系下的海浪能量谱平衡方程及其复杂特征线方程,该组方程包含了背景流...
关键词:海浪数值模式 球坐标 特征线计算格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