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评价

作品数:23被引量:13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颜自给向巧玲王爱云刘桂凤王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勘探与开发》《新疆石油地质》《内江科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油气勘探风险分析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9
《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第4期500-505,共6页李军 蔡利学 
通过对国内外油气勘探风险分析技术应用现状的系统介绍,分析目前勘探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今后勘探风险分析技术发展主要有五大趋势:一是勘探风险分析更加重视资料信息的应用,二是风险分析技术与商业或经济储量评价紧密结合,三是风险...
关键词:勘探风险分析 含油气评价 资源评价 经济评价 勘探决策 
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被引量:1
《内江科技》2009年第3期96-96,91,共2页万佳 文静 
碎屑岩储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类储层,其油气储量约占总储量的90%以上。本文简要介绍了碎屑岩储层的基本属性和碎屑岩评价技术与方法,包括储层岩石学研究、储层沉积相分析、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储层空间和物性评价、含油性评价、综合评...
关键词:储层 碎屑岩储层评价 含油气评价 综合评价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被引量:10
《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第1期54-56,共3页刘桂凤 王莉 李春涛 谢姝 贾国澜 张丽 
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散失都是在地层水的环境里或是在地层水的参与下进行的。地层水运动是油气运移聚散的动力和载体,其化学成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油气赋存的环境与条件。地层水与油气在地质历史进程中的活动是相互依存、...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地层水 油气生成 运移 聚集 保存 含油气评价 
克拉玛依百口泉油田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被引量:5
《中外能源》2007年第1期29-34,共6页刘桂凤 吴运强 赵增义 何云生 王莉 
石油(天然气)与地层水是一对孪生姐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散失都是在地层水的环境里或是在地层水的参与下进行的[1]。地层水运动是油气运移聚散的动力和载体,其化学成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油气赋存的环境与条件。地层水与...
关键词:地层水 油气生成 运移 聚集 保存 含油气评价 
地化录井技术在郑家-宁海地区的应用
《录井技术文集》2004年第1期277-282,共6页王爱云 陈岩 向巧玲 
该文对地化录井技术在胜利油田大型稠油油气田郑家-宁海地区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阐述了地化录井技术对稠油油气层的解释评价、原油性质判别、产能估算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并且对储集层产能估算的经验公式进行了推导,为地化录井...
关键词:地化录井 郑家-宁海地区 储集层 含油气评价 原油性质 产能估算 
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评价被引量:21
《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第6期509-512,共4页余家仁 雷怀玉 王权 刘趁花 
利用羌塘盆地及其邻区的磁力、重力、电磁测深、地面地质调查、少量地震及有关化验分析数据,对盆地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和初步评价。该盆地以前泥盆纪变质岩为基底,其上可以划分出三套构造层:泥盆系-中三叠统为下构造层、上三叠统-侏罗...
关键词:油气评价 构造单元 含油远景 羌塘盆地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含油气评价被引量:10
《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第3期221-223,共3页吴超 翟胜敏 邱斌 尹宏 王晓云 刘松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受南天山造山带和西昆仑造山带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对冲地质结构,时间上,表现为不同演化阶段构造格局与沉积环境的差异;空间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与构造层序的叠置。圈闭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期。凹陷内主要有...
关键词:地质构造 油气评价 构造演化 喀什凹陷 
地化录井技术在郑家-宁海地区的应用
《录井技术》2003年第2期65-70,共6页王爱云 陈岩 向巧玲 
该文对地化录井技术在胜利油田大型稠油油气田郑家-宁海地区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阐述了地化录井技术对稠油油气层的解释评价、原油性质判别、产能估算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并且对储集层产能估算的经验公式进行了推导,为地化录井...
关键词:地化录井 郑家—宁海地区 储集层 含油气评价 原油性质 产能 估算 
游离烃技术在沙漠覆盖区构造含油气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8
《物探与化探》2002年第5期344-346,共3页李志明 宋喜林 张长江 
简述游离烃技术的方法及其特点 。
关键词:游离烃 含油气评价 构造 沙漠覆盖区 油气化探 
东海残雪和断桥地质构造特征及含油气评价被引量:1
《海洋石油》2001年第2期20-24,共5页李解民 周平 谢仁海 龚隐贤 
残雪构造和断桥构造是主要受中新世末龙井运动挤压作用影响形成的大型背斜构造 ,渐新统花港组是主要勘探目的层。本文分析了构造内的断裂分布及成因、岩浆活动、局部构造特征 ,并从构造的落实程度、圈闭面积大小。
关键词:构造特征 断裂 岩浆活动 含油气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