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稻区

作品数:31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丽敏孙海正孙淑红王桂玲高扬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稻米》《中国种业》《中国农学通报》《植物病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龙江省两系杂交粳稻大棚制种技术探讨
《北方水稻》2019年第2期34-36,共3页张景龙 田红刚 李海静 高扬 乔金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课题名称: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课题编号:2016YFD0101106
两系杂交水稻在我国南方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系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所以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一定风险。本研究是在寒地稻区进行两系杂交粳稻的制种工作摸索,制种风险更...
关键词:寒地稻区 杂交粳稻 制种 两系不育系 
水稻钵育机插试验
《现代化农业》2019年第4期43-44,共2页姜阳阳 赵光明 
钵育摆栽技术是近几年来在寒地稻区大面积推广的一种水稻种植新技术,利用带有钵体的塑料育秧盘进行育苗,本田进行摆栽,是寒地水稻继旱育稀植、超稀植和抛秧栽培技术之后,又一项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带土移植,无缓苗期,延长水稻生长期,保...
关键词:钵育摆栽技术 水稻种植 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试验 机插 抛秧栽培技术 大面积推广 寒地稻区 
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在寒地稻区的育性表现被引量:3
《杂交水稻》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高扬 谭炎宁 孟昭河 段美娟 徐秋生 臧家祥 宋微 步金宝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开放课题(2014KF05);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01B03-02-05);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02-2-3)
通过多年的田间观察发现: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雁农S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全年最高温时段(7月下旬至8月下旬)败育彻底,不会发生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为0,推测其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8℃;由雁农S转育而来的大多数粳型反温敏不育株系在7—8月都...
关键词:杂交粳稻 反温敏不育系 寒地 雁农S 育性 
寒地水稻本田施肥技术标准
《北方水稻》2014年第5期54-55,共2页付久才 
根据黑龙江省寒地稻区的土壤、气候条件特点以及水稻的需肥规律,总结介绍了包括肥效反应线、施肥量与施肥比例、施肥时期等在内的寒地水稻本田施肥技术标准。只有做到科学施肥,合理分配和运筹肥料,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关键词:寒地稻区 水稻 本田 施肥技术标准 
寒地稻区外引品种(系)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
《北方水稻》2014年第1期35-37,42,共4页王桂玲 宋成艳 周雪松 刘乃生 陆文静 李科云 
为了深入发掘优良抗病种质资源,拓宽抗源亲本,从27个国家和地区引进441份水稻品种(系),采用人工接种稻瘟病菌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无高抗材料,鉴定筛选出IDSA3和N92-4抗病材料2份,占供鉴材料的0.5%;C22、IR60、CO25(ACC32568)、DINOR...
关键词:寒地 水稻外引品种(系) 稻瘟病 鉴定 
寒地稻区育苗技术演变与未来发展的思考被引量:2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年第10期128-130,共3页刘华招 
为了推动现代育苗技术的演变,对寒地稻区育苗的棚型、浸种催芽及壮秧剂等育苗技术演变过程进行介绍,提出了未来水稻育苗的技术,即小苗移栽(2.5叶期)、基质育苗与立体育苗及工厂化与全程机械化等适合低碳的简约化育苗技术,以期为寒地稻...
关键词:寒地稻区 育苗技术 演变 未来发展 
已知抗瘟基因在黑龙江省寒地稻区的评价与利用被引量:13
《植物病理学报》2011年第1期72-79,共8页张国民 马军韬 肖佳雷 刘迎雪 辛爱华 任洋 张丽艳 刘东风 
农业部"948"项目(2006-G61);黑龙江省基金重点项目(ZJN0703-01).(C036845)
利用12个日本鉴别品种、7个中国鉴别品种、24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及6个当地主栽品种,对2006年采自该省主要积温区不同水稻品种的178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2006年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划分为104个日本小种,077.7号...
关键词:寒地稻区 抗瘟基因 评价与利用 品种改良 
寒地水稻赤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第10期176-177,共2页杨丽敏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GA09B102)
水稻赤枯病发病时稻叶变红,俗称“铁锈黄”“红僵苗”“铁锈病”,在水稻分蘖盛期发生较重,主要是由于施肥、灌水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水稻生理性病害。秧苗在生长关键期叶片功能受损,致使水稻后期早衰,严重时可使稻田减产10%~20%。...
关键词:水稻赤枯病 寒地稻区 发生与防治 生理性病害 分蘖盛期 叶片功能 铁锈 水管理 
寒地优质糯稻新品种龙糯3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作物杂志》2010年第5期105-106,共2页孙海正 徐希德 孙淑红 赵凤民 王立楠 薛菁芳 杨丽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北方优质粳稻高产综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07BAD65B02
关键词:优质糯稻 寒地稻区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应用 选育 水稻研究所 
寒地水稻“稳健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作物杂志》2010年第1期113-114,共2页杨丽敏 赵海新 陈书强 孙海正 郑义方 庄同春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北方优质粳稻高产综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绿色稻米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07BAD65B02
关键词:寒地水稻 技术 栽培 稳健 大面积生产 寒地稻区 热量资源 低温冷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