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育秧死苗

作品数:44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德银顾春燕薛平王惠高宇人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太湖县新仓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林厅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农业科学》《四川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农技服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19期119-120,共2页封力源 刘艳亮 
分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并给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 死苗 对策 
水稻旱育秧死苗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年第9期67-68,共2页胡仁荣 
大竹县周家镇自1992年开展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后,其旱育秧技术得到迅速推广,特别是推广旱育长秧龄大苗移栽,解决了农民靠天等水整田栽秧的心结问题。但是,随着旱育长秧龄大苗的不断推广应用,在整个育秧过程中,时常出现死苗现象并...
关键词:水稻旱育 秧死苗 原因 防治 
浅谈我镇水稻旱育秧死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福建农业》2015年第6期129-129,共1页杨飞 
本文阐述水稻旱育秧的优点,旱育秧死苗的原因,提出旱育秧死苗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旱育秧死苗 原因 防治对策 
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四川农业科技》2014年第4期22-23,共2页袁华军 徐增祥 
水稻旱育秧技术在我地推广应用已10年有余了,在这10余年的推广应用中,对节省劳动力、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秧苗素质、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但是,由于育秧方式的改变,简化育秧程序,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 死苗原因 旱育秧技术 生产成本 秧苗素质 节本增效 农民收入 育秧方式 
水稻旱育秧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探讨
《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8期168-168,共1页向裕琼 
水稻旱育秧技术减少了农民的劳作量,简化了水稻育秧技术环节。该项育秧技术适合在水源水不方便的地方推广,特别在我县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因操作技术不到位往往会出现死苗的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旱育死...
关键词:水稻 旱育秧 死苗原因 防治技术 
水稻旱育秧死苗类型及原因分析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年第8期I0014-I0014,共1页祁秀平 何小亮 
死苗在旱育秧整个过程中都会发生,但主要发生在2叶期。第1个时期发生在出土前至1叶龄,死苗率可达30%,第2个时期发生在1.5~2叶龄,死苗率可达15%。死苗通常有芽腐、针腐、腐霉、黄枯、青枯、恶苗病及黄化苗等症状。出土前至1叶期...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 死苗率 原因 类型 恶苗病 黄化苗 叶龄 出土 
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与对策
《农家致富》2013年第11期35-35,共1页张海玉 
1.肥害死苗根据调查,凡是发生肥害死苗的秧田,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底肥不均匀,肥土未融合,有机肥未腐熟:二是播种前化肥施于苗床表面,导致胚根烧焦:二是齐苗后南于一次追肥量过大或施得不均匀,施后义未及时浇水导致烧苗。
关键词:死苗原因 水稻旱育秧 不均匀 播种前 有机肥 追肥量 肥害 秧田 
水稻旱育秧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被引量:1
《植物医生》2011年第5期9-10,共2页周世明 
自水稻旱育秧推广以来,每年3月下旬至4月,水稻秧苗出现青枯、黄枯死苗现象,死苗率一般在5%~50%。严重的可达80%以上,死苗是目前推广水稻早育秧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更好地防治水稻青枯、黄枯等死苗现象.笔者现介绍水稻旱育秧死...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 死苗现象 防治技术 原因 水稻秧苗 死苗率 早育秧 青枯 
水稻旱育秧死苗de成因与对策
《四川农业科技》2011年第4期45-45,共1页吴清连 汪体山 何军 杨帆 侯平 石齐志 田晓云 
在水稻旱育秧中,经常出现死苗等现象,宣汉县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几种常见的死苗现象及其防治方法: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 死苗现象 成因 防治方法 宣汉县 
水稻肥床旱育秧死苗原因及防治对策
《农技服务》2009年第3期13-13,共1页
1死苗类型及原因分析 1.1肥害死苗 1.1.1死芽。秧床过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如尿素、复合肥等,覆盖地膜后,膜内温度较高,肥料迅速分解,氨浓度过高,灼烧胚芽、胚根,造成氨中毒,揭膜时即成片无苗。
关键词:死苗原因 水稻肥床旱育秧 防治 化学肥料 覆盖地膜 过量使用 复合肥 氨浓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