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惠帝

作品数:153被引量:4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白述礼吴忠礼汪燕岗强中华杨赛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中央研究院西华师范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商榷三则
《语文学习》2024年第10期36-36,共1页何伟 
易中天先生的书籍风趣幽默,流传甚广。再读《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发现三处瑕疵,需要更正,兹予以指出。(1)汉高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汉惠帝继位,汉惠帝死了以后,儿子也没了,只好把他的兄弟刘启从藩王的位置上...
关键词:东方出版社 汉惠帝 易中天 汉文帝 汉高祖 风趣幽默 风云人物 
萧规曹随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4年第8期74-75,共2页
汉惠帝即位第二年,相国萧何年事已高,卧病在床,汉惠帝亲自去慰问萧何,向他请教由谁来接替相位的人选一事。萧何不愿意直接表明自己的想法,只说:“陛下是最了解臣的。”汉惠帝问他:“你看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说:“陛下的主意太好了...
关键词:汉惠帝 萧规曹随 曹参 萧何 第二年 相国 人选 慰问 
晋惠帝:昏聩之人何以成为皇帝
《各界》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刘德增 
古时,帝王、公卿大臣死后,依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叫作谥号。“惠”是“柔质慈民”的意思。历史上,获得“惠”之谥号的有汉惠帝、晋惠帝、元惠宗、明惠帝等。汉惠帝、元惠宗与明惠帝的特点是柔弱,而晋惠帝则是昏...
关键词:晋惠帝 明惠帝 汉惠帝 评价意义 谥号 无能 至高无上 皇帝 
汉初宗庙乐《安世房中歌》十七章被引量: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8-38,共11页杨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古谱研究”(编号:22ZD13)阶段性成果。
汉高祖刘邦请楚地女巫唐山夫人制作了宗庙乐歌《大孝备矣》《七始华始》《我定历数》《王侯秉德》《海内有奸》等五章,向先祖禀告其功德,四言诗,杂用楚乐。其乐名依周乐题为《房中乐》,其功能依秦《寿人乐》,祈求福寿绵长,国祚延绵。汉...
关键词:安世房中歌 唐山夫人 汉高祖 汉惠帝 汉文帝 
20世纪80年代的灵武
《宁夏画报》2024年第2期94-97,共4页
灵武古称灵州。自西汉惠帝四年置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肃宗李亨曾继位于此。它地处银川平原和河东沙地的分界线上,东倚鄂尔多斯台地,西临黄河,为古代西北重镇。城内的文昌阁、关帝庙、汉寿亭侯庙以及名贤祠等,颇具规模,久负盛名。
关键词:灵武 鄂尔多斯台地 李亨 古代西北 寿亭侯 汉惠帝 银川平原 文昌阁 
晋惠帝:昏无能之人何以成为皇帝
《春秋》2023年第4期39-44,共6页刘德增 
古时,帝王、公卿大臣死后,依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叫作谥号。“惠”是“柔质慈民”的意思。历史上,获得“惠”之谥号的有汉惠帝、晋惠帝、元惠宗、明惠帝等。汉惠帝、元惠宗与明惠帝的特点是柔弱,而晋惠帝则是昏...
关键词:晋惠帝 明惠帝 汉惠帝 评价意义 谥号 无能 至高无上 皇帝 
吕雉与审食其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22期74-75,共2页张淑婷 
公元前188年,吕后和审食其私通,被儿子汉惠帝发现。汉惠帝勃然大怒,立刻将审食其关进大牢,准备诛杀。公元前188年,吕后和审食其私通,被儿子汉惠帝发现。汉惠帝勃然大怒,立刻将审食其关进大牢,准备诛杀。这件事情要从汉高祖刘邦讲起,要...
关键词:审食其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 吕雉 吕后 亭长 诛杀 
“诸吕之乱”与元宵的传说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7期56-57,共2页李浩 
诸吕之乱是西汉初期,在朝的吕氏一党所谓的扰乱朝政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众大臣带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实本质是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吕氏作乱所发动的针对吕氏的政变行为。公元前195年,刘邦在长乐宫病死,同年,他的儿子刘盈即位,即...
关键词:西汉初期 长乐宫 汉惠帝 吕氏 宗室 刘邦 支持者 
李世民选太子,为何挑了最平庸的一个?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2022年第10期76-79,共4页小艾 
话说,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当太子?答案似乎毫无疑问:选品德、才能最出众的,不就行了吗?可历史偏偏爱开玩笑:刘邦总认为儒弱的儿子刘盈,最后还是当上了皇帝(汉惠帝);晋武帝司马炎一直认为自己的太子司马衷智商有问题(也确实有问题),但还是...
关键词:司马炎 晋惠帝 八王之乱 晋武帝 两晋南北朝 李世民 汉惠帝 司马衷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小康》2022年第24期64-64,共1页高庆成 
近日,由现任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所著的《资治通鉴精选新绎》与读者见面,作者毕三十年之功,反复研读《资治通鉴》,深得其中奥义,是“通鉴”大家。历时三年打磨的此套四卷选本,亦是《资治通鉴》普及的一次创新,精选秦汉与隋唐这两...
关键词:《资治通鉴》 秦王朝 资治通鉴 大唐盛世 汉唐盛世 汉惠帝 周威烈王 隋文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