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格

作品数:76被引量:9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宗廷虎由杨李宏伟陈光磊周方珠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基于体认识解机制的汉语修辞格分类研究被引量:25
《外语教学》2020年第6期25-31,共7页刘玉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修辞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项目编号:14BYY52);四川外国语大学“认知语言学本土化研究科研创新团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修辞格和其他语言现象一样,也系统地根植于人类一般经验和认知结构中。与常规语言现象相比,修辞格的体认路径是间接且非透明的,反映了人们在体验和理解世界过程中体认方式的变通。本文以体验观、认知参照点和识解理论为框架,以汉语修辞...
关键词:体验性识解 认知参照点 修辞格 
汉语修辞格的特征与形成基础被引量:2
《湘南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67-72,共6页宗廷虎 陈光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YY067)
汉语修辞格是利用语言的音、形、义等多种因素,造成新异的表达而呈现美感魅力的话语模式。从具象性、体验性、情感性等角度探讨了汉语辞格的特定性能;又从运用特定手法的视角探讨了其特定的结构模式。以此为起点,进而从哲学、心理、美...
关键词:汉语修辞格 特定性能 特定结构 形成基础 
汉语修辞格的审美演变与社会文化的发展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71-76,共6页宗廷虎 陈光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辞格审美史"(10BYY067)
汉语修辞格是充分利用语义及语音、语形多种感性因素等变异方法,使语辞呈现美感力量的话语模式。各种辞格既具有生动的形象性及强烈的感染力等共同美质,又呈现不同的多样统一的和谐美。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需要不同,对...
关键词:汉语修辞格 审美演变 社会政治文化 
汉语修辞格的审美观照被引量:4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92-96,共5页宗廷虎 陈光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YY067)
汉语修辞格是充分利用语义及语音、语形多种感性因素等变异方法,使语辞呈现美感力量的话语模式。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辞格的审美观照:一是辞格审美形成的机制。二是辞格美质六大类的修辞呈现。三是辞格的审美效用: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
关键词:汉语修辞格 审美观照 审美效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