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文学

作品数:19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毛正天杨经建容美霞张文娟刘晓静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界》《求索》《读书》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他填补了中国人对性爱文学的渴求
《新世纪周刊》2014年第19期87-87,共1页竺家荣 
一个日本作家的去世。在中国引起的反响甚至大于日本,这在中日关系处于冰点的今天,尤其意味深长。渡边淳一与中国的交集并不多,本人只来过中国两三次,与中国的作家交往很有限,但在中国读者群中热度颇高。
关键词:中国人 性爱文学 中日关系 渡边淳一 读者群 作家 日本 
再论五四性爱文学中的女性——以张资平、叶灵凤、白采等人的作品为例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2年第5期89-91,共3页张文娟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女性问题叙事研究>(编号11YJC751120);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中国现代女性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编号10DWXZ03);曲阜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五四新文学>的阶段性成果
五四时期性爱文学与晚清时期有了较大不同。自《沉沦》始,一大批涉及性爱的文本,如《幻灭》《暗嫩》《旅行》《酒后》《梅岭之春》《女娲氏之遗孽》《被摒弃者》《家风》《贞妇》《节妇》等等,使中国传统文学中畸变的性爱内容(或被刻...
关键词:性爱文学 五四时期 张资平 叶灵凤 女性 作品 中国传统文学 近代知识分子 
文化的现代性启蒙与“五四”文学的性爱话语构建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72-75,共4页杨经建 
性爱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命体验存在于人类的生命过程中。每当历史转型、秩序变更之际,性爱价值观的"革命"常常成为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的催化剂并被转述在文学创作中。"五四"时期的性爱文学创作高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五四"性爱文学...
关键词:“五四”文学 性爱文化 现代性启蒙 性爱文学 
性爱文学:在中西比较中阐释被引量:1
《学术界》2009年第3期64-76,共13页杨经建 
性爱是人类基本的生命体验形式。性爱文明的缔建取决于一个成熟、健全的文化语境与发展机制。中、西性爱文化呈现出不同本色和发展进程:前者基本上是在道德意识形态严格制导下的一种单线延展,后者则是在或对立并举、或抑扬有致、或多元...
关键词:性爱文化 性爱文学 中西对比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爱叙事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87-93,共7页杨经建 容美霞 
性爱是人类基本的生命体验形式。性爱文明的缔建取决于一个成熟、健全的文化语境与发展机制。性爱意识的解放常常是思想文化嬗变的催化剂。20世纪初期和末期中国社会曾出现两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而由思想启蒙和文...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 历史文化语境 性爱文学 历时性审视 共时态阐释 
精神分析学与中国现代性爱文学的“自叙传”特质被引量:1
《求索》2003年第5期198-201,共4页毛正天 
“自叙传”作为文学的一种书写方式和特质 ,并不始于 2 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 ,也不仅仅只有性爱文学使用 ,但是 ,从“自叙传”的主体精神实质上讲 ,从作为一种文学的特征来讲 ,在受精神分析学影响下的 2 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才具有了更深刻...
关键词:中国性爱文学 “自叙传” 精神分析学 真实性 
中国现代性爱文学性爱分离的文化选择——精神分析学与中国20世纪性爱文学研究之五被引量:5
《求索》2003年第3期187-190,共4页毛正天 
性爱分离作为中国现代性爱文学的文化选择 ,以宣示人性复苏和反叛旧礼教的“深刻的片面性”标示着对西方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人学思潮的接纳 ,标示着文学性深度探索的勇毅与执著 ,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 。
关键词:现代性爱文学 性爱 人性 物神分析学 
精神分析学与中国“五四”时期性爱文学理论批评——2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与理论批评研究(一)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47-51,共5页毛正天 
精神分析学以高扬人性的思想冲力,冲启了中国文学无性少爱的突破口,实现了中国性爱文学和理论批评的新生,奠基了性爱文学批评新质,拓展了文学批评的理论空间。
关键词:中国 "五四"时期 精神分析学 性爱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批评 
中国现代性爱文学“性偏至”特质透视──中国现代文学心理批评研究之五被引量:2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82-86,共5页毛正天 
“性偏至”以宣示人性复苏和反叛旧教的“深刻的片面性”标示着中国现代性爱文学对西方以精神分析为代表人学思潮的接纳,标示着文学性深度探索的勇毅与执著,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
关键词:现代文学 性爱文学 人性 中国 性爱结构 文学研究 文化 "性偏至" 精神分析 人学 
中国老年性爱文学的新收获--评寻坚报告文学集《夕阳下的骚动》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68-70,共3页邓绍秋 
寻坚的报告文学集<夕阳下的骚动>在描写老年性爱题材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视角:一是以医生的眼光,细心地观察现实生活;二是以记者的嗅觉,及时地捕捉生活信息;三是以哲人的智慧,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本质;四是以文学的形式,塑造多种多样的人...
关键词:性爱文学 性爱题材 性爱主题 创作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