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梆子

作品数:222被引量:10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陈芳赵书峰安葵王建科牛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戏曲音乐创作中中西混合乐队编制的技巧与应用 兼谈河南豫剧院三团的音乐创作
《中国戏剧》2022年第8期65-67,共3页马彪 
中国戏曲是戏与曲的联姻,曲与戏的结合,互为依存,相得益彰。戏靠曲生存,曲赖戏生辉,戏离不开曲,曲依附于戏,戏为曲的腾飞提供了跳板,曲为戏的翱翔插上了翅膀,二者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河南豫剧院三团为全国唯一专演现代戏的豫剧...
关键词:混合乐队 音乐创作 豫剧艺术 河南梆子 河南豫剧院 中国戏曲 民间艺术形式 现代戏 
豫剧艺术在省外发展的现状与思考被引量:3
《中国戏剧》2020年第6期95-96,共2页扈毅娟 
豫,是河南省的简称。豫剧也叫河南梆子,其历史悠久、受众庞大、分布广泛。据不完全统计,豫剧在全国10余个省份均有流传,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河北、安徽、江苏、湖北、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新疆、台湾等地。...
关键词:豫剧 河南梆子 戏曲文化 发展态势 现状与思考 黑龙江 
豫剧《九品巡检》
《中国戏剧》2016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豫剧 河南梆子 梆子戏 九品 
功成《朝阳沟》 名就《花打朝》 送别杨兰春
《中国戏剧》2009年第7期57-58,共2页一峰 
6月3日上午,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他告诉我:著名戏剧家杨兰春,于昨天晚上去世,享年89岁。尽管我早有思想准备,还是感到突然。07年春节,电话中我给杨兰春拜年,他问我,你什么时候来(郑州)?我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吧。
关键词:《朝阳沟》 豫剧 打朝 河南梆子 梆子戏 杨兰春 《小二黑结婚》 戏曲现代戏 
梅苑奇葩──记第九届、第十七届梅花奖获得者陈淑敏
《中国戏剧》2000年第6期15-17,共3页姜志涛 
关键词:梅花奖 歌剧 名字 剧种 陈淑敏 总政治部歌剧团 总政歌剧团 河南梆子 梆子戏 豫剧 《白毛女》 
崔兰田回忆录(选登)
《中国戏剧》1996年第6期56-59,共4页崔兰田 
崔兰田回忆录(选登)崔兰田口述毕定良杨奇记录整理小戏迷刚到郑州时,举目无亲,无处安身。暂且在一个大粪场的草棚里住了几天。后来搬到西二街,一位好心的郑大娘借给我们一间小屋住下。我们穷得四个墙角都是空的。屋里唯一的一张破...
关键词:回忆录 去看戏 师傅 戏园 窝窝头 河南梆子 基本功 三十年代 跑圆场 戏班 
勤修苦读的苗文华
《中国戏剧》1983年第9期-,共2页陈慧敏 
记得去年郑州市豫剧团的郭应先来北京演出阎(立品)派名剧《秦雪梅》时,以唱做俱佳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时隔一年多,现在河北省艺校邯郸市豫剧演出队进京演出,十八岁的姑娘苗文华也带了此剧,而且北京的观众又以“座无虚席”和“热烈的掌声...
关键词:苗文华 北京 邯郸市 秦雪梅 豫剧 河南梆子 梆子戏 
简讯
《中国戏剧》1963年第12期-,共1页
河南省文联主办的《奔流·戏剧专刊》于十二月十五日创刊。在创刊号上,发表了现代题材的豫剧剧本《沙崗村》和《社长的女儿》,以及于黑丁的《戏剧的崇高任务》和常香玉的《谈谈表演艺术的革新》等文章。(小广)
关键词:豫剧 戏剧 河南梆子 梆子戏 常香玉 表演艺术 艺术革新 文化局 剧团 
唱腔的选择与演唱艺术——豫剧演员崔兰田访问记
《中国戏剧》1957年第10期-,共4页林绿 时弢 
欣赏过崔兰田演出的人,提起她来,很自然的就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联想。这是她长期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的结果。她的特点是:声音宽宏嘹亮,吐字清晰,唱腔坚实有力而又动听;她善于细致而又深刻地体会人物内心的感情,并通过多年来在...
关键词:唱腔 观众 说唱音乐 紧二八板 演唱艺术 演员 桃花庵 板眼 河南梆子 豫剧 流水板 迭板 
对陈素真同志的批评是错误的
《中国戏剧》1957年第10期-,共2页
来信一件戏剧报编辑委员会:1955年9月号“戏剧报”上朋鸟同志的“人民不欢迎这样的‘名演员’”一文中对豫剧演员陈素真的批评,虽然有一定的根据,但对有些问题的分析认识和定性定量是有主观片面的错误的,是和事实不相符合的,而且还有某...
关键词:陈素真 剧团 文化局 豫剧 河南梆子 梆子戏 戏剧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