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扁颅蝠

作品数:10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礼标张树义余文华吴毅洪体玉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与生物圈》《四川动物》《Current Zoology》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The Royal Society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产托京褐扁颅蝠分类地位的探讨被引量:1
《野生动物学报》2021年第4期987-997,共11页梁晓玲 李彦男 谢慧娴 张惠光 詹丽英 吴毅 周全 余文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0394,31670381,316722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1110103910);广东省林业局动植物志编制项目资助(202115)。
于2020年6月在福建省武夷山使用蝙蝠竖琴网采集到2只小型蝙蝠(1♂,1♀)。其外部形态、毛色及头骨特征与近期在越南、老挝被修订为新种的托京褐扁颅蝠(Tylonycteris tonkinensis)的形态特征(原名褐扁颅蝠T.robustula)相吻合。鉴于近年扁...
关键词:翼手目(蝙蝠) 托京褐扁颅蝠 福建武夷山 新纪录 
广东兽类新纪录——褐扁颅蝠及其中国的地理分布被引量:2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6期23-27,共5页吴毅 余嘉明 曾凡 庄卓升 余文华 王英永 张礼标 李玉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资助项目(311101039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2045)
2014年4月在广东封开黑石顶千层峰粉单竹Bambusa chungii竹林内采集到10只小型蝙蝠,其体重为3.0~4.4 g,前臂长为24.6~26.6 mm;背毛深棕褐色,腹部毛色略浅,大拇指基部和足掌具肉垫;头颅骨扁平.经鉴定为褐扁颅蝠Tylonycteris robustula...
关键词:蝙蝠 褐扁颅蝠 广东 新纪录 
江西省蝙蝠新纪录——褐扁颅蝠及其核型报道被引量:5
《四川动物》2014年第5期746-749,757,共5页张秋萍 余文华 吴毅 徐忠鲜 李锋 陈柏承 原田正史 本川雅治 王英永 李玉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No.311101039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172045);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No.2013FY111500)资助
2013年8月在江西井冈山采集到1只体型很小的雌性蝙蝠,其主要特征为:体重仅为4.7 g,前臂长25.21 mm;大拇指基部和足掌具肉垫;头颅骨扁平,颅高约为颅宽的1/2。经鉴定为褐扁颅蝠Tylonycteris robustula,是江西省首次采集、记录到该种蝙蝠,...
关键词:翼手目(蝙蝠) 褐扁颅蝠 江西 新纪录 核型 
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和褐扁颅蝠(T.robustula)理毛行为比较及其与体表寄生虫的关系被引量:1
《Zoological Research》2013年第6期596-600,共5页张礼标 张光良 唐占辉 洪体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102);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011J2200027);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优秀青年人才基金(GDEI-yxqn201101)
理毛行为是动物防御寄生虫感染有效的行为策略之一。通过室内行为观察,对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和褐扁颅蝠(T.robustula)的理毛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理毛行为的种间差异,以及体表寄生虫负荷量对理毛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扁颅蝠...
关键词:扁颅蝠 褐扁颅蝠 体表寄生虫 理毛行为 
扁颅蝠和褐扁颅蝠体表寄生革螨的宿主选择被引量:1
《Zoological Research》2013年第1期21-26,共6页张光良 唐占辉 洪体玉 杨剑 曾玉 谭梁静 刘奇 陈毅 沈琪琦 张礼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30800102);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011J2200027);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优秀青年人才基金(GDEI-yxqn201101)
该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行为实验,研究了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和褐扁颅蝠(T.robustula)与其体表寄生革螨(雷氏巨刺螨(Macronyssus radovskyi)及拟雷氏巨刺螨(M.pararadovskyi))之间的关系。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雌性扁颅蝠的体表...
关键词:扁颅蝠 褐扁颅蝠 革螨 雷氏巨刺螨 拟雷氏巨刺螨 宿主选择 
海南岛发现褐扁颅蝠(Tylonycteris robustula)分布新纪录被引量:6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5期30-33,共4页余文华 吴毅 李玉春 江海声 陈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0277;30499341);NSFC-JSPS国际合作项目(2008-5)
已报道的褐扁颅蝠(Tylonycteris robustula)在中国的分布仅限于广西和云南,作者于2007~2008年在海南岛采集到5只褐扁颅蝠标本,为海南新纪录.本次发现褐扁颅蝠在海南岛的分布,说明位于这些分布区之间的广东地区亦有褐扁颅蝠分布的可能...
关键词:蝙蝠 褐扁颅蝠 分布新纪录 海南岛 
海南、贵州和四川三省翼手类新纪录--褐扁颅蝠被引量:12
《兽类学报》2008年第3期316-320,共5页张礼标 朱光剑 于冬梅 叶建平 张伟 洪体玉 谭敏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专项(2006FY110500);Bat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BCI)grant to Zhang Libiao
Since the 1990s, surveys of bats in China have resulted in outstanding results: Three new species have been described; five new country records; and ten new provincial records have been found. Tylonycteris (Chiroptera...
关键词:褐扁颅蝠 中国 最北分布区 新纪录 
拇指大小的蝙蝠
《人与生物圈》2005年第4期48-51,共4页张礼标 
扁颅蝠是继凹脸蝠之后的世界第二小蝙蝠,褐扁颅蝠与扁颅蝠同在一个属,扁颅蝠属就只有这两个种,世界最小的凹脸蝠体重仅为2克左右,扁颅蝠也下过3.5克左右。褐扁颅蝠也就4.3克左右,虽然打开翼膜后看起来比较大,但是它们的身体并不...
关键词:蝙蝠 扁颅蝠 褐扁颅蝠 生活习性 协同进化 
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集群结构被引量:7
《动物学报》2004年第3期326-333,共8页张礼标 梁冰 周善义 卢立仁 张树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 (No .3 0 3 70 2 64 );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No .3 0 0 2 5 0 0 7) ;中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合作项目资助~~
20 0 1 - 2 0 0 2年在广西宁明县和龙州县利用直接观察、捕捉测量 (共捕到 1 97群蝙蝠 ,全捕 1 80群 )和标记重捕法 (标记了 31群的 1 0 1只扁颅蝠 ,重捕到 36只 )比较研究了扁颅蝠 (Tylonycterispachypusa)与褐扁颅蝠 (T .robustula)...
关键词:扁颅蝠 褐扁颅蝠 集群结构 性比 栖宿群重组 
广西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食物选择被引量:4
《Zoological Research》2004年第2期105-110,共6页张礼标 梁冰 周善义 卢立仁 张树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0 3 70 2 64;3 0 0 2 5 0 0 7;3 0 2 70 16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创新项目及其重要创新方向项目(KSCX3 -IOZ -0 3 ;KSCX2 -SW -118);中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合作项目
20 0 2年 3~ 10月在广西南宁地区的宁明县和龙州县 ,用超声波监测和网捕法确定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捕食区 ,在捕食区内用粘捕法调查潜在的食物量 ;用粪便分析法确定食物组成。在宁明县和龙州县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的潜在食物量都是以双翅...
关键词:广西 扁颅蝠 褐扁颅蝠 食物选择 超声波监测 网捕法 捕食区 食物量 双翅目 昆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