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

作品数:5882被引量:34901H指数:7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明岗黄欠如何园球谢小立叶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植被恢复对土壤氮有效性和微生物量碳、氮季节动态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5年第5期2094-2103,共10页刘政 索沛蘅 轩寒风 魏强 胡亚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94)。
为深入了解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氮有效性的季节动态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典型红壤侵蚀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样地(裸地、恢复10、20、30年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4个季节采集了表层(0—10 cm)土壤样品,比较植被恢复过...
关键词:红壤侵蚀区 植被恢复 马尾松林 氮矿化速率 微生物生物量 
红壤丘陵区苔藓结皮土壤分离能力季节变化特征
《生态学报》2024年第22期10391-10400,共10页宓桂音 平原 赵娅君 刘福君 郭忠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7066)。
土壤分离是土壤侵蚀的初级阶段,受植物根系、生物结皮的生长等影响,可能存在明显季节变化。而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热资源丰富,生物结皮在林下广泛存在,势必会影响林下水土流失过程。以红壤丘陵区樟树林和油茶园内苔藓结皮为对象,研究了苔...
关键词:苔藓结皮 土壤分离能力 季节变化 细沟可蚀性 红壤丘陵区 
有机肥施用对红壤原生生物与微生物互作的影响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23年第7期2938-2948,共11页曾昭阳 栾璐 薛敬荣 孙波 蒋瑀霁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41922048);国家面上基金(42107336,42177298)。
为明确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原生生物群落、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影响,以南方典型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玉米单作系统有机培肥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M0)、低量猪粪(M1)、高量猪粪(M2)、高量猪粪+石灰(M3)...
关键词:原生生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微生物碳代谢 猪粪 玉米产量 
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完全氨氧化菌基因丰度的影响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3年第2期849-857,共9页段春健 宛颂 樊剑波 叶桂萍 林永新 贺纪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0756,42077041)
完全氨氧化菌(comammox Nitrospira)的发现对硝化微生物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大量研究表明完全氨氧化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但其在农田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对长期施用粪肥的响应尚不清楚。研究了长期施用猪粪对农田红壤完全氨...
关键词:红壤 猪粪 完全氨氧化菌 净硝化速率 
秸秆还田对玉米根际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及红壤硝化潜势的影响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22年第12期5022-5033,共12页郑洁 程梦华 栾璐 孔培君 孙波 蒋瑀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419220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7298,41771297)。
为探讨酸性红壤根际氨氧化微生物群落以及硝化作用对不同秸秆还田处理的响应,基于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设置的秸秆还田长期试验平台(9年),采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不施肥(CK);氮磷钾肥(NPK);氮...
关键词:秸秆还田处理 氨氧化古菌 氨氧化细菌 硝化潜势 红壤 
赤红壤植蔗坡地坡面径流及溶解态氮磷流失特征被引量:13
《生态学报》2022年第3期904-913,共10页杨任翔 邱凡 郑佳舜 赵子贵 罗骆 李桂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1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BA138024);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7195060)。
为探究南方高强度、高频次降雨下赤红壤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及氮磷养分流失的特征,基于野外径流小区原位观测试验,通过测定自然降雨下赤红壤植蔗坡地坡面径流和溶解态氮磷流失量,探讨自然降雨下甘蔗种植对赤红壤坡面径流及溶解态氮磷流失...
关键词:甘蔗种植 自然降雨 赤红壤 地表径流 氮磷流失 
南方红壤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演变对退耕还林的响应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21年第17期7002-7014,共13页王修文 于书霞 史志华 王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406)。
我国南方红壤区具有丰富的水热资源和优越的社会区位条件,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农业开发,同时山地丘陵的坡度较大,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导致该区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威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以南方红壤区为研...
关键词:南方红壤区 退耕还林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空间异质性 
攀枝花不同海拔高度烤烟农田红壤中氨氧化细菌与氨氧化古菌的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21年第8期3092-3099,共8页张静 杨鹏 余伟 张亚洁 封俊 闫芳芳 张宗锦 辜运富 
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项目(202051040024038);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项目(PZH2019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256)。
为探究攀枝花干热河谷区农田土壤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与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群落对海拔高度的响应特征,深入认识该区域的氮素循环过程。以攀枝花米易县不同海拔(1600 m、1800 m和2000 m)...
关键词:干热河谷 海拔高度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群落结构 
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马尾松林地上林木碳储量的遥感监测——以长汀县河田镇为例被引量:16
《生态学报》2021年第6期2151-2160,共10页师吉红 项佳 刘健 邓洋波 李明慧 余坤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760);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KF2015086,CXZX2016060)。
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对揭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以长汀县河田镇为例,2017年随机设置34个马尾松林样本作为建模集,分别与同期Landsat影像的原始波段、植被指数及主成分因子进行回归分析,构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关键词:马尾松林 地上林木碳储量 遥感 伪不变特征 时空分异特征 
南方红壤侵蚀区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芒萁叶功能性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5
《生态学报》2020年第3期900-909,共10页王敬哲 陈志强 陈志彪 潘宗涛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4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32)
目前关于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植被-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功能性状(Functional Traits)的研究鲜有报道。以该区域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包含0年未恢复地、6年、12年、18年、36年以及80年的次生林地)芒萁叶功能性状为研究对...
关键词:芒萁 植被恢复 功能性状 土壤因子 长汀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