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

作品数:1603被引量:6035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史亮涛李昆纪中华方海东沙毓沧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梯级水电开发的局地气候影响及累积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484-498,共15页汪东川 刘云绮 赵爽 俞长锦 曾孔鹏 张万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103)。
梯级水电开发是指在同一河流或流域内呈阶梯状修建一系列水利工程,以系统地利用水资源的开发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序调配。为了满足梯级水电开发生态保护和功能修复的需求,需要深入研究梯级水库群对局地气候、生态效应的集群...
关键词:梯级水电 局地气候 生态效应 间接影响 流域累积 金沙江干热河谷 
提水上山、旱地生金--金沙江干热河谷稳产增产分布式提灌工程研讨
《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25年第1期25-27,共3页段天华 
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往往线路长、工程规模大、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牵涉面广。而在干热河谷地区,为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资源,增加耕地及种植面积和农产品产量,采用分布式提水上山、就近就快开发的方案,则可降低工程规模、投资,牵涉...
关键词:金沙江干热河谷 调水工程 分布式提灌工程 旱地生金 稳产增产 
基于UbD理论的高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干热河谷里的水果天堂”为例
《地理教学》2025年第5期37-40,共4页李晓梅 
跨学科教学重在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间相似知识、重构知识体系并开展主题教学。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UbD理论设计了题为“干热河谷里的水果天堂”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案例,在地理教...
关键词:核心素养 跨学科主题学习 UbD理论 高中地理 
干热河谷地区农户生计策略价值对生计资本的响应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349-357,共9页易盛媛 王一婷 李纯 陈利顶 
云南省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科技专项(202302AO370012);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Z22621211)。
干热河谷地区干旱少雨,脆弱的生态环境给实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带来巨大挑战,生计策略多样化关系到农户生计质量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元谋县为例,收集629份农户调查问卷。首先,综合考虑生计策略的丰富度、均匀...
关键词:干热河谷 生计策略价值 可持续生计 SHANNON-WIENER指数 生计资本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修复实践探索——以武定县为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5年第2期191-194,共4页张海洋 
本文探讨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性及其现状问题,并详细介绍了武定县在该区域实施的生态保护修复实践。文章首先阐述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接着分析了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植被分布、生物多样性状况以及...
关键词:金沙江干热河谷 生态保护修复 水土流失 石漠化 生物多样性 
金沙江干热河谷碳储量时空演变与多情景模拟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25年第1期39-52,共14页汪东川 杨菲 郎明伟 贾世杰 刘云绮 李亭蓉 曾孔鹏 张万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103)。
探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之间关系可以为优化国土空间结构、保持地区碳平衡提供有力政策支撑。利用In VEST模型探究金沙江干热河谷1995―2020年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995―2020...
关键词:碳储量 土地利用 干热河谷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滇北干热河谷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黑龙江科学》2025年第4期1-10,14,共11页王先会 诸慧琴 徐正会 张新民 祁彪 李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615,32060122,317606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急管理项目(31750002)。
为了揭示滇北干热河谷的蚂蚁区系特点,于2020—2021年在滇北干热河谷南岸设置6个垂直带,采用样地调查法开展系统调查,于2022—2023年进行补充调查并对物种和数据进行全面修订更新,于2024年采用区系分析方法完成区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滇...
关键词:蚂蚁 分类 物种丰富度 动物地理 分布型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区段植被恢复对水土保持特征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5年第1期90-101,共12页阮长明 马绍东 王必海 王猛 欧朝蓉 孙永玉 张春华 
云南省自然生态监测项目“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监测”(2023-YN-07);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22132108)。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稀疏,土壤板结,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及功能退化。探明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土壤的水土保持特征,对该区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
关键词:植被恢复 水土保持 土壤孔隙度 土壤持水性 干热河谷 
不同种植模式对干热河谷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张斌艳 何光熊 王艳丹 杨淏舟 余建琳 冷鹏 方海东 史亮涛 冉林 
云南大学,云南省水土流失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项目“云南省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发”(202205AK070026-01);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建设元谋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县”项目(202304BT090025-04);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生态站监测项目(2025-YN-18);农业部,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极端高温干旱区麻类作物水土保持效应评价试验”项目(CARS-16-E6)。
[目的]探究干热河谷区不同种植模式坡耕地的径流分配及水土保持效益,为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土保持型经果林营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位径流小区监测试验,选取干热河谷坡耕地典型经果林经营的2种种植模式:单作(葡萄、枣树、柱花草)和...
关键词:种植模式 降雨特征 径流分配 壤中流 土壤流失量 
金沙江巧家段干热河谷黄土状物质风成成因的微形态证据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张殷豪 苏怀 董铭 
云南省科技人才与平台计划项目(批准号:202305AC1600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62024)共同资助。
金沙江巧家段干热河谷分布有一定规模的黄土状物质,尽管前人从宏观岩性特征和粒度分析的角度推测它可能是风成成因,但还缺乏微形态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注胶切片-偏光显微观察和石英颗粒扫描电镜图像分析的方法对比了巧家晚更新世黄...
关键词:金沙江巧家段 黄土状物质 微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